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信口雌黄

信口雌黄

原为“口中雌黄”。信口:随便开口。雌黄:矿物名,即鸡冠石,黄色,可作颜料。古人写字多用黄纸,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。典出晋王衍之事迹。比喻不顾实际,轻下论断,随便乱说。王衍(256-311年),字夷甫,琅邪临沂(今山东临沂)人。出身士族,先后任中书令、尚书令、司徒、太尉等要职。当时皇族争权混战,各族人民纷纷起义,匈奴贵族刘渊趁机起兵,西晋政权岌岌可危。而王衍却只图自保,派弟王澄为荆州刺史,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,己则朝中执政,自以为狡兔三窟。后被石勒俘虏,为保全性命,曾劝其称帝,但终为石勒所杀。王衍少时,风姿娴雅,每日以清谈老庄为事。谈论中稍有不合义理之处,便随时改动,时人称之为“口中雌黄”。

【出典】:

晋书》卷43《王戎附王衍传》1236页:“妙善玄言,唯谈老庄为事。……义理有所不安,随即改更,世号‘口中雌黄’。”

【例句】:

明史·马孟祯传》:“爱憎由心,雌黄信口,流言蜚语,腾入禁庭。” 清·张云璈《察吏行》:“太守观察本切近,岂肯信口生雌黄。” 《鲁迅书信集·致李秉中》:“近常从事于翻译,间有短评,涉及时事,而信口雌黄,颇招悔尤,倘不再自检束,不久或将不能更居上海矣。”


偏正 信口,随口。雌黄,一种小块黄赤色粒状矿物。古代研成粉末后,在写字有错时用来涂抹。后指随口乱说,任意造谣、歪曲事实。语本南朝梁·刘孝标《广绝交论》:“雌黄出其唇吻。”李善注引晋·孙盛《晋阳秋》:“王衍,字夷甫,能言,于意有不安者,辄更易之,时号‘口中雌黄’。”冯德英《迎春花》:“如果孙俊英按事实讲也没有什么,但是她加油添醋,~,凭空捏造,极尽诬蔑挑拨之能事。”△贬义。常用于指恁空捏造,妄加评论。→信口开河 胡说八道 ↔一言为定 言之凿凿 言必有据 信而有征。也作“口中雌黄”。


改窜文字、变更语词皆随意为之,谓之 “信口雌黄”。

文选·刘峻 〈广绝交论〉》: “雌黄出其唇吻,朱紫由其月旦。”李善注引晋·孙盛 《晋阳秋》: “王衍,字夷甫,能言,于意有不安者,辄更易之,时号口中雌黄。”北齐·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观天下书未遍,不得妄下雌黄。”意谓不得随意更改书中文字,此犹郑玄所谓 “博学以知服”之意。

此语后多用为掩没真相、不顾事实、凭空捏造、随意乱说之义。

“信口”,随口,随意说。那么,“雌黄”是什么意思呢?

宋·沈括 《梦溪笔谈·故事一》: “馆阁新书净本有误书处,以雌黄涂之。尝校改字之法: 刮洗则伤纸,纸贴之又易脱,粉涂则字不没,涂数遍方能漫灭。唯雌黄一漫则灭,仍久而不脱。”

原来,“雌黄”相当于现今的涂改液,只不过它是一种有颜色的东西,它是从一种矿物中提取某种成分而成的。古时是用黄纸书写的,写错了即用 “雌黄”涂抹重写。由此推知 “雌黄”色黄。正因此,故 “雌黄”指改窜文字。因其将原有错讹处涂没,所以 “信口雌黄”即谓掩没真相、不顾事实而随口乱说之义。

信口雌黄”在这个意义上说,同 “信口开河”义近。


【词语信口雌黄】  成语:信口雌黄汉语词典:信口雌黄

猜你喜欢

  • 沉白马

    源见“白马清流”。比喻清正有德之士被害。明陈子龙《夜观太白》诗:“河传沉白马,星复贯黄龙。”清钮琇《觚賸.虎丘题诗》:“虞山 钱宗伯(钱谦益)以谴归,有题诗虎丘刺之者曰:‘……昔去尚宽沉白马,今来应悔

  • 盐梅相成

    源见“盐梅和鼎”。盐味与酸味相调和。喻指济世的贤臣。宋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二:“窃意二老(太公、伯夷)受文王之养,平居暇日,同堂合席,念王室之如煆,固欲起而救乱;思冠冕之毁裂,又恐因而阶乱。故水火相

  • 周诵

    《史记》卷四《周本纪》:“武王有瘳。后而崩,太子诵代立,是为成王。”周武王太子名叫姬诵,因国号为周,史又称周诵,他即位之后是为周成王。后用为咏太子之典。唐.李元嘉《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》:“逖矣凌周诵,

  • 吴市乞

    同“吴市吹箫”。清赵翼《七十自述》诗之二三:“小住本同吴市乞,久留恐被楚人钳。”

  • 灌园卖药

    源见“仲子灌园”、“韩康卖药”。指逃名守操,避世隐居。清龚鼎孳《满江红.吊林和靖先生墓》词:“西禅东封何限事,灌园卖药生涯足。”

  • 荐贤弘

    源见“东阁招贤”。泛指招纳贤才之重臣。清 叶承宗《新水令.旅觉述怀》套曲:“阁门负却荐贤弘,风尘笑煞弹冠贡。”

  • 龙蟠虎绕

    源见“龙盘虎踞”。形容地势雄伟险要。宋范成大《水龙吟.寿留寺》词:“物外新闻,凤歌鸾翥,龙蟠虎绕。”并列 比喻地势雄壮险要。宋·范成大《水龙吟·寿留寺》词:“物外新闻,凤歌鸾翥,~。”△用于写地势。→

  • 搤咽拊背

    见“扼亢拊背”条。

  • 有实事求是之意,无哗众取宠之心

    实事求是:对待和处理问题,从事物的实际情况出发,不夸大,不缩小。哗众取宠:用言论和行动迎合众人,以博取众人的赞扬和支持。 常指学习、写作、说话、办事态度诚恳老实。语出毛泽东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:“在马

  • 投闲置散

    投,置:放。安置在闲散的位子上,指担任不重要的工作或不担任工作。唐代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投闲置散,乃分之宜。”分( ㄈㄣˊ fén 忿):本分。宜:应该。并列 投,放。置,安置。闲散,清闲少事。置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