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凤鸣岐山

凤鸣岐山

国语.国语上》:“周之兴也,鸑鷟(音yuè zhuó,凤之别名)鸣于岐山;其衰也,杜柏射王于鄗。”韦昭注:“三君云:‘鸑鷟’凤之别名也。’《诗》云:‘凤皇鸣矣,于彼高冈。’其在岐山之脊乎?”

古人视凤为吉祥之鸟,凤鸣岐山预兆周的振兴,故以此为国家兴盛的典故。

诗经.大雅.卷阿》:“凤皇鸣矣,于彼高岗(高岗即岐山之颠)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昔夏之兴也,融降于崇山; 其亡也,回禄信于聆(qin) 隧。商之兴也,梼杌次于丕山、其亡也, 夷羊在牧。 周之兴也、鸑鷟(yuezhuo) 鸣于岐山; 其衰也,杜伯射王于鄗。是皆明神之志者也。”

【今译】 古代认为,凡一朝代的兴衰,都有上天之意借某种事迹预示出来。 周朝将兴时, 有鸑鷟(凤凰的别名) 鸣于岐山,就是这种天意的预示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太平盛世出现。

【典形】 鸣凤、鸣凤有岐、鸣岐阳、岐山出凤凰、鸑鷟鸣岐、 鸟鸣高冈、 岐山闻凤。

【示例】

〔鸣凤〕 明·陈子龙《孟冬之晦忆去年》:“玉京春暖多鸣凤,大泽天寒独饭牛。”

〔鸣凤有岐〕 明·李东阳《郊斋和张养正》:“鸣凤有岐还盛世,神龟出洛自何年。”

〔鸣岐阳〕 晋·陆机《七征》:“舞唐庭之来仪, 鸣岐阳之鸑鷟。”

〔岐山出凤凰〕 元·萨都拉《题进士索士岩诗卷》:“汉水浮神马,岐山出凤凰。”

〔鸑鷟鸣岐〕 北周·庾信《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》:“虹蜺满野,是废当途之高;鸑鷟鸣岐, 实始维新之命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公干沉绵

    借指久病他乡。唐杜甫《送高司直寻封阆州》诗: “长卿消渴再,公干沉绵屡。” 参见:○刘桢病

  • 步兵归

    源见“莼羹鲈脍”。喻归隐。清宋琬《二陆宅》诗:“堪笑机 云非俊物,秋风不共步兵归。”

  • 北学于中国

    中国:旧指黄河流域,中原地区。 由南而北到中原来学习。 也泛指到外地学习。语出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“陈良,楚产也,悦周公、仲尼之道,北学于中国。”元.胡三省《新注〈资治通鉴〉序》:“世运推迁,文公

  • 浮声切响

    浮声,平声。切响,仄声。《宋书.谢灵运传论》:“夫五色相宣,八音协畅,由乎玄黄律吕,各适物宜。欲使宫羽相变,低昂互节,若前有浮声,则后须切响,一简之内,音韵尽殊,两句之中,轻重悉异;妙达此旨,始可言文

  • 看囊钱

    源见“阮囊羞涩”。戏称囊中仅有的几文钱。清钱谦益《题钱叔宝手书〈续吴都文粹〉》:“余每过之,坐谈移日,出看囊钱,市糕饼啖余。”【词语看囊钱】   汉语大词典:看囊钱

  • 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

    无备:没有准备。不意:意想不到。 趁敌方没有准备发动进攻,行动出乎敌方意料之外。 形容用兵作战,出奇制胜。语出《孙子.计篇》:“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,此兵家之胜,不可先传也。”三国.蜀.诸葛亮《便宜

  • 黄石书

    同“黄石略”。明陈子龙《壮游行》:“或授黄石书,且遇采药翁。”【词语黄石书】   汉语大词典:黄石书

  • 十字封侯

    《三国志.蜀书.王平传》:“王平字子均,巴西宕渠人也。……进位讨冠将军,封亭侯。……拜平前监军、镇北大将军。……平生长戎旅,手不能书,其所识不过十字,……”三国蜀镇北大将军王平,所识不过十字,但因战功

  • 釜中游鱼

    南朝宋.范晔《后汉书.张纲传》:张婴(起义军领袖)听了张纲(时为广陵太守)的劝说,“泣下,曰:荒裔愚人,不能自通朝廷,不堪侵枉,遂复相聚偷生,若鱼游釜中,喘息须臾间耳。今闻明府之言,乃婴等更生之晨(辰

  • 东山再起

    出东山而被起用。原比喻隐居后再次出来任职。现多比喻失势后再起。谢安(事迹见“高卧东山”条)辞官后隐居于东山,直到四十多岁。其弟谢万任西中郎将,掌握各地军队大权,但声望不如谢安高,后被罢免,谢安因而始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