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出尔反尔

出尔反尔

原指你怎样对人,人也怎样对你。现指言行前后矛盾,反复无常。邹国跟鲁国打仗,邹穆公问孟子,在这次战争中,我的将官死了三十三人,老百姓谁也不去救援,真是可恶。杀了他们吧,杀不胜杀;不杀他们罢,他们瞪着眼睛坐视不管,着实可恨。您看怎么办?孟子说,在灾荒年月,您的百姓年老体弱的大批死亡,只好把遗骸扔到山沟里。再加上壮年人四处逃亡,总数将近千人。而大王您却粮仓饱满,国库充实,主管官员也不把这种严重灾情向您报告。他们高高在上,不仅不关心人民疾苦,而且还残害人民。曾子说过,要警惕呀,要警惕呀!你怎样对待人家,人家便会怎样对待你。过去邹国官员是那样残酷无情地对待百姓,今后百姓只要一有机会,就会以同样手段回敬那些长官了。您别责怪他们。只要您实行仁政,那么,老百姓便会敬爱君主和长官,并乐意为他们献出自己的生命了。

【出典】:

孟子·梁惠王》下:“邹与鲁讧。穆公问曰:‘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,而民莫之死也。诛之,则不可胜诛;不诛,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,如之何则可也?’孟子对曰:‘凶年饥岁,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,壮者散而之四方者,几千人矣;而君之仓廪实,府库充,有司莫以告,是上慢而残下也。曾子曰:‘戒之戒之,出乎尔者,反乎尔者也。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。君无尤焉。君行仁政,斯民亲其上,死其长矣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范仲淹《窦谏议录》:“阴阳之理,大抵不异,为善为恶,出尔反尔,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” 茅盾《霜月红于二月花》:“我们可要讲究亲疏,着重情谊,辨明恩仇,不能那么出尔反尔。”


其他 你如何对待别人,别人也如何对待你。后指言行反复无常,语本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出乎尔者,反乎尔者也。”梁晓声《民选》:“再巧舌如簧地张嘴,~,背信弃义,也无法将‘民选’在即节骨眼儿上的退出说成是种勇退而不是缩退啊!”△贬义。描写说话不讲信用。→出乎反乎 反复无常 ↔言行一致 言而有信 言之凿凿


解释你如何对待别人,别人就会如何对待你。后常用来指前后言行自相矛盾,反复无常。

出处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曾子曰:‘戒之戒之!出乎尔者,反乎尔者也。’”

战国时期,邹国同鲁国发生了冲突。邹国国君邹穆公问孟子:“这次冲突,我的官吏牺牲了三十三个,老百姓却没有一个肯为他们效死的。杀了他们吧,杀不了那么多;不杀吧,他们眼看着自己的长官被杀却不去营救,实在可恨。您说,怎么办才好?”

孟子回答说:“灾荒之年,您的百姓,年老体弱者饿死沟壑,年轻力壮四处逃荒的有几千人,但您的谷仓中堆满了粮食,库房中装满了宝物。对这种情况,有关官吏谁也不来报告,这属于身居上位者骄横淡漠,残害百姓啊!曾子曾经说:‘警惕啊,警惕!你怎样对待别人,别人就会怎样回报你。’现在,您的百姓得到了报复的机会,您不要责怪他们。您如果施行仁政,您的百姓自然会爱护他们的上级,情愿为他们的长官牺牲。”


【词语出尔反尔】  成语:出尔反尔汉语词典:出尔反尔

猜你喜欢

  • 垂帘听政

    垂帘:落下帘幕。听政:亲听、主持政事。也引伸为幕后操纵政事。御座后垂下帘幕内听取、主持政事。慈禧皇太后(1835-1908年),姓叶赫那拉氏,满洲镶蓝旗人,是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台官员惠徵的女儿。咸丰元

  • 音无肉味

    源见“闻韶忘味”。形容音乐的高妙感人。清赵翼《次韵酬袁子才见寄之作》:“技有鼻伤非郢斫,音无肉味是虞《韶》。”

  • 立马章台

    源见“走马章台”。指奔走花街柳市、追欢买笑的游冶生活。宋张孝祥《减字木兰花.江阴州治漾花池》词:“爱而不见,立马章台空便面。”

  • 驺忌鼓琴

    《史记.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驺忌子以鼓琴见威王,威王说而舍之右室。须臾,王鼓琴,驺忌子推户入曰:‘善哉鼓琴!’王勃然不说,去琴按剑曰:‘夫子见容未察,何以知其善也?’驺忌子曰:‘夫大弦浊以春温者,君也;

  • 古隧见母

    《左传.隐公元年》:“(郑庄公)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,曰:‘不及黄泉,无相见也。’既而悔之。颍考叔为颍谷封人,闻之有献于公,公赐之食,食舍肉。公问之,对曰:‘小人有母,皆尝小人之食矣,未尝君之羹,请以遗

  • 衡山拨芋火

    源见“懒残煨半芋”。指有富贵先兆。清钱谦益《题将相谈兵图为范司马蔡将军作》诗:“岂无岘南共黍饭,亦有衡山拨芋火。”

  • 一矢双穿

    源见“一箭双雕”。犹一举两得。清陈天华《狮子吼》:“是英雄自有英雄面,怕什么代越庖俎,还他个一矢双穿。”按,此指抗洋倒清两者并进,一举两得。见“一箭双雕”。清·陈天华《狮子吼》楔子:“是英雄自有英雄面

  • 百二险

    同“百二雄”。元袁桷《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》诗之二:“古云百二险,夸诞生甲兵。”

  • 两龚

    《汉书.两龚传》:“两龚皆楚人也,胜字君宾,舍字君倩。二人相友,并著名节,故世谓之楚两龚。”后以“两龚”为高洁有名节之士的典故。《三国志.袁涣张范传论》:“袁涣、邴原、张范躬履清蹈,进退以道,盖是贡禹

  • 鲑菜二十七

    同“鲑三九”。清袁枚《秋夜杂诗》之十一:“鲑菜二十七,庾郎常踌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