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行之而不著焉,习矣而不察焉,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,众也。”后因用“习焉不察”表示习惯于某种事物而察觉不到其中的问题。宋张淏《云谷杂记.取进止》:“当栖楚待罪时,处分未出,其曰进止,
同“牛山下涕”。三国 魏曹植《感节赋》:“唯人生之忽过,若凿石之未耀。慕牛山之哀泣,惧平仲之我笑。”
《杨文公谈苑》(宋.杨亿述,黄鉴录,宋庠重订):“韩浦、韩洎能为古文,洎常轻浦,语人曰:‘吾兄为文,譬如绳缚草舍,庇风雨而已。予之文造五凤楼手。’浦闻其言,因人遗蜀笺,作诗与洎曰:‘十样蛮笺出益州,新
同“楚璞”。唐孟郊《答姚怤见寄》诗:“行吟楚山玉,义泪沾衣巾。”
指对人态度和蔼。宋代朱熹《伊洛渊源录》卷三引《上蔡语录》:“明道终日坐,如泥塑人,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。”元佚名《南牢记》第二折:“你是个不诚实材料,悔从前将你托,一团和气尽虚嚣,满面春风笑里刀,不顾朋
参见:卫夫人
《诗经.豳风.七月.序》:“《七月》,陈王业也。周公遭变故,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,致王业之艰难也。”《七月》是《诗经》中反映农奴生活的诗篇。但诗前小序却说它是“致王业之艰难”。唐.杜牧《即事》:“因思
南朝宋.范晔《后汉书.左慈传》:“左慈字元放,庐江人也。少有神道。……后操(指曹操)出近郊,士大夫从者百许人,慈乃为赍酒一斤,脯一斤,手自斟酌,百官莫不醉饱。操怪之,使寻其故,行视诸鑪,悉亡其酒脯矣。
《书序》:“至鲁共王好治宫室,坏孔子旧宅,以广其居,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、夏、商、周之书及传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,皆科斗文字。王又升孔子堂,闻金石丝竹之音,乃不坏宅,悉以书还孔氏。”后以“孔壁遗文”
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喻自夸其才以求任用。《三国志.秦宓传》:“宓同郡王商为治中从事,与宓曰:‘贫贱困苦,亦何时可以终身!卞和炫玉以耀世,宜一来,与州尊相见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