剪取吴淞
唐.杜甫《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》:“焉得并州快剪刀,剪取吴淞半江水。”
杜甫诗意是:王宰山水画画得极好,很想用快剪刀剪下半幅画来留在身边。后引伸此语用以喻对艺术作品的评论。
元.卢挚〔双调.蟾宫曲〕《太初次韵见寄复和以答》:“论诗家剪取吴淞,与众鸟孤云,琢句谁工。”
唐.杜甫《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》:“焉得并州快剪刀,剪取吴淞半江水。”
杜甫诗意是:王宰山水画画得极好,很想用快剪刀剪下半幅画来留在身边。后引伸此语用以喻对艺术作品的评论。
元.卢挚〔双调.蟾宫曲〕《太初次韵见寄复和以答》:“论诗家剪取吴淞,与众鸟孤云,琢句谁工。”
同“乌鹊填桥”。卢前《哨遍.恼毛女峰》套曲:“已然无波古井如心水,还要灵鹊填桥托凤俦。”
把唾液吐在肉酱上。后来比喻有意独吞,不让别人分享。汉代桓潭《新论.谴非》:“鄙人有得脠酱而美之。及饭,恶与人共食,即小唾其中;共者怒,因涕其酱,遂弃而俱不得食焉。”脠( ㄕㄢ shān 山):生肉
同“郤诜丹桂”。唐黄滔《祭司勋孙郎中》:“刘家则三嘏扬芳,马氏则五常擅美。故得数枝郤桂,交茂鸰原;一本田荆,分辉鸡树。”【词语郤桂】 汉语大词典:郤桂
源见“凿壁偷光”。借指好学寒士。清宣鼎《夜雨秋灯录.青天白日》:“奉上缄泪之句,断肠之辞,宛转十三行,预仿苏娘织锦;附以缠臂之金,搔头之玉,珍珠一百颗,聊为匡壁添光。”【词语匡壁】 汉语大词典:匡
源见“琴挑文君”。指传达爱慕的情辞。唐 孙玄照《琴中歌赠王仙仙》诗:“相如曾作凤兮吟,昔被文君会此音。”
王莽掌权后曾两次派使者到彭城廉里(今江苏彭城)延请业已辞官乡居的龚胜出山,委以上卿官位。龚胜称病推辞,使者硬把官印和佩带戴在龚胜身上。龚胜推辞不受,使者一直等在当地,五天一来问候。龚胜自知推托不了,就
南朝梁武帝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头上金钗十二行,足下丝履五文章。”本来是以“金钗十二行”来形容美女头上装饰之繁,后便以“十二金钗”比喻众多的嫔妃或姬妾。唐.长孙佐辅《古宫怨》诗:“三千玉貌休自誇,十二金钗
《旧唐书.刘子玄传》:“礼部尚书郑惟忠尝问子玄曰:‘自古以来,文士多而史才少,何也?’对曰:‘史才须有三长,世无其人,故史才少也。三长:谓才也、学也、识也。’”后因以“三长”为咏史才之典。宋陆游《史院
同“多歧”。《儒林外史》一回:“人生南北多岐路,将相神仙,也要凡人做。”
源见“三生石”。指前生宿缘。元丁鹤年《悼湖心寺壁东文上人》诗:“云迷圆泽三生石,月冷维摩十笏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