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胥哭秦庭
源见“哭秦庭”。表示济难救国的忠心。金元好问《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》诗:“精卫有冤填瀚海,包胥无泪哭秦庭。”
【典源】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申包胥如秦乞师,曰:‘吴为封豕长蛇,以荐食上国。虐使于楚,寡君失守社稷,越在草莽。使下臣告急曰,夷德无厌,若邻于君,疆埸(yi)之患也。……’秦伯使辞焉,曰:‘寡人闻命矣,子姑就馆,将图而告。’对曰:‘寡君越在草莽,未获所伏。下臣何敢即安?’立依于庭墙而哭,日夜不绝声,勺饮不人口,七日。秦哀公为之赋《无衣》,九顿首而坐。秦师乃出。”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于是申包胥走秦告急,求救于秦。秦不许。包胥立于秦庭,昼夜哭,七日七夜不绝其声。秦哀公怜之,曰:‘楚虽无道,有臣若是,可无存乎?’乃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。”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亦载,申包胥作棼冒勃苏,棼冒即蚡冒,申包胥为蚡冒氏,勃苏、包胥音近。
【今译】 春秋时,吴国攻破楚国郢都,楚臣申包胥急赴秦国求援,他对秦王说:“吴国好比野猪长蛇,多次吞食中原上国的领土。楚国最先受害。现在我国战败,宗庙社稷难保,国君逃亡在荒野之中。他派我到贵国告急求援,说:吴国蛮夷之邦,野心永远不会满足。他们如果灭掉楚国,就与贵国为邻了,那时贵国的疆界也将受到威胁。……”秦王使人告诉申包胥:“你所说的,我都知道了。请你在馆舍住下等候,待我们商议后再告知你。”申包胥说:“我国国君尚在荒郊野外,没有安身之处,作为臣子,我如何能安心等候呢?”于是就靠着宫墙站立,日夜嚎啕痛哭,他饮食不进,一连哭了七天七夜。秦哀王很受感动,为他吟诵《无衣》诗,说:“楚国虽无道,但有这样的贤臣,楚国怎会灭亡呢?”于是派遣五百辆战车出发救楚。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表现人救国济难的忠心; 也形容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。
【典形】 包胥救楚、包胥哭秦庭、包胥血、存荆、救楚、哭秦廷、秦庭哭、申胥恨、申胥泣血、首碎秦庭、包胥一哭、无复有申包、依墙哭楚、复楚孤臣、包胥存楚、包胥一诺、包胥一出、申包恸哭、愧包胥、楚包胥、秦庭泪、践秦庭。
【示例】
〔包胥救楚〕 唐·张说《过庾信宅》:“包胥非救楚,随会返留秦。”
〔包胥哭秦庭〕 金·元好问《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》:“精卫有冤填瀚海,包胥无泪哭秦庭。”
〔包胥血〕 清·叶世佺《谒刘公祠》:“涕泪包胥血,饥寒苏武毡。”
〔存荆〕 汉·班固 《幽通赋》:“木偃息以蕃魏兮,申重茧以存荆。”
〔救楚〕 唐·李白 《鸣皋歌送岑征君》:“哭何苦而救楚,笑何夸而却秦。”
〔哭秦廷〕 元·郑廷玉《楚昭王疏者下船》:“想过昭关八面虎狼威,怎知哭秦廷七日英雄泪。”
〔秦庭哭〕 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鬼同曹社之谋,人有秦庭之哭。”
〔申胥恨〕 明·吴易 《满江红》:“伍胥耻,荆城雪; 申胥恨,秦庭咽。”
〔申胥泣血〕 唐·李白《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》:“吴师鞭尸于楚国,中胥泣血于秦庭。”
〔首碎秦庭〕 唐·柳宗元《睢阳庙碑》:“首碎秦庭,终懵无衣之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