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诗.小雅.六月》:“薄伐?狁,以奏肤公。”毛传:“肤,大也;公,功也。”后因以“肤公”谓大功。宋王安石《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》:“文武佐时惭吉甫,宣王征伐自肤公。”清钱谦益《陶朗先继妻许氏加封淑人制》
亦作“赤口毒舌”。形容言语恶毒,出口伤人。也指口舌之争。宋代周密《武林旧事》卷三:“又以青罗作赤口白舌帖子,与艾人并悬门楣,以为禳桧。”赤口白舌帖子:指端午节悬挂的帖子,上以生朱写“五月五日天中节,赤
源见“卞庄子刺虎”、“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”。喻待机行事,一举两得。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六:“臣是以反复于前代以蛮攻蛮之成效,而知刺虎持鹬,功在乘时,固不在勤天之力以求之也。”并列 比喻待机行事,一举两得
源见“华亭鹤唳”。比喻故乡或旧游之地已起沧桑变化。唐白居易《苏州故吏》诗:“江南故吏别来久,今日池边识我无?不独使君头似雪,华亭鹤死白莲枯。”
同“三千牍”。宋张耒《读孙巨源经纬集》诗:“等闲咳唾烂成文,奏牍三千世共珍。”
源见“夸父逐日”。泛指森林。汉祢衡《鹦鹉赋》:“想昆山之高岳,思邓林之扶疏。”亦喻指功业。晋陶潜《读山海经》诗之八:“馀迹寄邓林,功竟在身后。”【词语邓林】 汉语大词典:邓林
源见“草太玄”。指淡于势利、潜心著述之人。唐刘禹锡《和董庶中古散调词》:“寂寞草《玄》徒,长吟下书帷。”
源见“橘化为枳”。借指改变了环境而变质的事物。叶圣陶《穷愁》:“无如工厂之制,昌于西土,殆如逾淮之橘,迁地弗良。”偏正 比喻易地而变质的事物。叶圣陶《穷愁》:“无如工厂之制,昌于西土,殆如~,迁地弗良
参见:汲黯直
参见“沙丘鲍鱼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