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上篇
《诗经.小雅.常棣》:“脊令在原,兄弟急难。每有良朋,况也永叹。”
常棣,或作“棠棣”。诗前小序说:《常棣》,燕兄弟也。由此可知,该诗是歌咏兄弟友爱的诗。上面所引,为该篇第三章,意思是托鹤鸽鸟相依在宽阔的平坦之地起兴,说急难之时兄弟总能相互救助;而虽有好友,却往往不如兄弟,这不能不使人感叹。《常棣》篇因有“脊令在原”之句,古人称之为“原上篇”。后用以喻指兄弟间寄赠之作。
唐.卢纶《奉和陕州十四翁中丞寄雷州二十翁司户》诗:“沉劣本多感,况闻原上篇。”
《诗经.小雅.常棣》:“脊令在原,兄弟急难。每有良朋,况也永叹。”
常棣,或作“棠棣”。诗前小序说:《常棣》,燕兄弟也。由此可知,该诗是歌咏兄弟友爱的诗。上面所引,为该篇第三章,意思是托鹤鸽鸟相依在宽阔的平坦之地起兴,说急难之时兄弟总能相互救助;而虽有好友,却往往不如兄弟,这不能不使人感叹。《常棣》篇因有“脊令在原”之句,古人称之为“原上篇”。后用以喻指兄弟间寄赠之作。
唐.卢纶《奉和陕州十四翁中丞寄雷州二十翁司户》诗:“沉劣本多感,况闻原上篇。”
山不在高低,有神仙就会著名;水不在深浅,有蛟龙就显神灵。 表示事物的成就,有时并不取决于事物的本身,而是靠某种外来因素。语出唐.刘禹锡《陋室铭》: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;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斯是陋室,
同“悲丝染”。唐罗隐《谗书.屏赋》:“阮何情而泣路,墨何事而悲丝?”清无名氏《万金记.顽梗》:“天末徒号鸱,可怜泣路悲丝。”【词语悲丝】 汉语大词典:悲丝
源见“羊祜识金环”。旧时迷信谓认得前生遗物。唐元稹《赠严童子》诗:“解拈玉叶排新句,认得金环识旧身。”
比喻身陷绝境极易被消灭之人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 “以新室之威而吞胡虏。无异口中蚤虱。”●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 “应侯谓秦王曰: ‘王得宛、叶、蓝田、阳夏,断河内,困梁郑,所以未王者,赵未服也。
同“桃花源”。借指风景胜地。唐 周弘亮《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》诗:“江亭闲望处,远近见秦源。”【词语秦源】 汉语大词典:秦源
《太平御览》卷八十引《春秋合诚图》:“(尧母庆都生尧前)有赤龙负图出。庆都读之:赤受天运。下有图,人衣赤光面,八彩须鬓,长七尺二寸,兑上丰下,足履翼翼。署曰:赤帝起,诚天下宝。奄然阴风雨,赤龙与庆都合
战国韩非《韩非子.喻老》:“子夏见曾子。曾子曰:‘何肥(胖)也?’对曰:‘战胜,故肥也。’曾子曰:‘何谓也?’子夏曰:‘吾入见先王之义,则荣之;出见富贵之乐,又荣之。两者战于胸中,未知胜负,故臞(消瘦
《太平广记》卷五二引五代沈汾《殷天祥》载:殷七七,唐代道士,名天祥,又名道筌,自称七七。以善幻术著名,“能开非时花”;又能“酌水为酒,削木为脯,使人退行,指船即驻,呼鸟即坠,唾鱼即活……凡诸术不可胜纪
源见“毛义捧檄”。指出仕取俸孝亲之心。明吴廷翰《送陈邦直教临海》诗:“韦氏传经业,毛生捧檄心。”
《韩诗外传》卷九载:孔子行,见皋鱼哭于道旁,辟车与之言。皋鱼曰:“吾失之三矣:少而学,游诸侯,以后吾亲,失之一也;高尚吾志,间吾事君,失之二也;与友厚而小绝之,失之三也。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