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

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

州官:古时一州的长官。宋代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五:“田登作郡,自讳其名,触者必怒,吏卒多被搒笞。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。上元放灯,许人入州冶游观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:‘本州依例放火三日。’”后遂以“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”比喻统治者可以为非作歹,而百姓的正当言行也要受到种种限制。


其他 形容专横霸道者为所欲为,却严格限制别人的行为与权利。语本宋·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5:“田登作郡,自讳其名,触者必怒,吏卒多被榜笞。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。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,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:‘本州依例放火三日。’”张贤亮《小说中国》:“过去几十年中……立法却是个别人的专利,立出来的法也是叫人民遵守的,所谓‘~’一类的东西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处事为人方面。也作“州官放火”。


这是众所周知的一句成语,意在讥讽在上者依势胡作非为而禁止在下者正当活动的情况。

为什么说 “放火”呢?

宋·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中记载说,有个叫田登的人当了郡守,“自讳其名”,谁要是触犯了,必遭鞭打,“吏卒多被榜笞,于是举州皆谓灯为 ‘火’”。上元 ( 农历正月十五日) 放灯,人们可以到州治之地游玩观看,吏人在街市上张贴了一张榜文,写道: “本州依例放火三日。”因忌讳田登之名,所以把 “放灯”说成 “放火”。后遂形成 “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”之语,用以表示在上者自己胡作非为而限制、苛求他人之意。


【词语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】  成语: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汉语词典: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

猜你喜欢

  • 衡门士

    源见“衡泌”。称未获知遇的贤士。唐杜甫《遣兴》诗之三:“劝汝衡门士,忽悲尚枯槁。”

  • 鹪蚊

    源见“鹪巢蚊睫”。指鹪螟与蚊虫。比喻极微小的东西。唐骆宾王《上兖州崔长史启》:“宾王瓶筲小器,鹪蚊末才。”【词语鹪蚊】   汉语大词典:鹪蚊

  • 霍将军

    《史记.建元以来侯者年表》:“霍光,家在平阳,以兄骠骑将军故贵。前事武帝。……中辅幼主昭帝,为大将军。谨信,用事擅治,尊为大司马,益封邑万户。后事宣帝。历事三主,天下信乡之,益封二万户。子禹代立,谋反

  • 化为乌有

    源见“子虚乌有”。形容全部丧失、全部落空或全部没有了。《红楼梦》七八回:“其后朝中自然又有人去剿灭,天兵一到,化为乌有,不必深论。”述宾 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记载:司马相如作《子虚赋》,虚构三人对话

  • 惊呼伯有至

    同“惊以伯有”。清黄遵宪《西乡星歌》:“人人惊呼伯有至,昨为大盗今为厉。”

  • 谈若悬河

    悬河:瀑布。谈话像瀑布那样奔泻不止,说个没完。陈田《明诗纪事戊签.何良俊》引《司勘集》:“加以谈若悬河,识同藻鉴,车骑填门,履綦沓座,狎梵侣以玄探,结胜流而觞咏。”见“口若悬河”。《明诗纪事·戊签·何

  • 南山豆苗

    东汉班固《汉书.杨恽传》:“恽,宰相子,少显朝廷,一朝以腌昧语言见废,内怀不服,报会宗书曰:‘……田彼南山,芜秽不治,种一顷豆,落而为萁。人生行乐耳,须富贵何时。’”三国魏.张晏注:“山高而在阳,人君

  • 狡兔殚,猎犬烹

    同“狡兔死,走狗烹”。《晋书.刘牢之传》:“鄙语有之:‘高鸟尽,良弓藏;狡兔殚,猎犬烹。’故文种诛於句践,韩 白戮於秦 汉。”

  • 忠心贯日

    参见:忠贯白日见“忠贯日月”。《再生缘》9回:“士元曰:‘姻翁~,吉人自有天相,可保成功。小弟与荆弟相议,特荐一员大将,以为姻翁部下,亦可少助军威。’”【词语忠心贯日】  成语:忠心贯日汉语大词典:忠

  • 嗟来之食

    表示带有侮辱性的施舍。有一年,齐国发生严重灾荒,一个名叫黔敖的富人把食物摆在路边,准备施舍给逃荒的人。这时,有个逃荒的人用袖子遮住脸,拖着鞋子,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。黔敖左手捧着食物,右手端着汤水向他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