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司空见惯

司空见惯

唐.孟荣《本事诗.情感》:“刘尚书禹锡罢髻州,为主客郎中、集贤殿学士。李司空(李绅)罢镇在京,慕刘名,尝邀至第中,厚设饮饌。酒酣,命妙妓歌以送之。刘于席上赋诗曰:‘䰀鬌(音wǒduǒ,发髻名)梳头宫样妆,春风一曲《杜韦娘》(唐代的一种曲调名)。司空见惯浑闲事,断尽江南刺史肠。’(此为刘禹锡《赠李司空妓》诗)李因以妓赠之。”此事又见宋.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》卷三九。

这首诗前二句写歌妓的发式装束和动人的歌喉。后二句慨叹说,这种酒宴歌舞的奢靡场面,对司空来说是极为平常的事,因为终日陶醉其中,已经习惯;但对于苏州刺史说来,却难得观赏,不能不为之断肠了。

后因以“司空见惯”用指屡见不鲜,习以为常的事。宋.苏轼《满庭芳.佳人》词:“人间何处,有司空见惯,应谓寻常。”(见《草堂诗余》卷三)清.孔尚任《桃花扇》第二十一出《媚座》:“妙部新奇,见惯司空自品题(太平令)。”


主谓 司空,古代官名。谓经常见的事,不足为奇。语出唐·刘禹锡《赠李司空妓》:“高髻云鬟宫样妆,春风一曲《杜韦娘》,司空见惯浑闲事,断尽苏州刺史肠。”马南邨《燕山夜话》:“那种仗势欺人的事情,在封建统治的时代,更是~,不必说了。”△多用于描写常见之事物。→屡见不鲜 习以为常 见惯不惊 ↔少见多怪 绝无仅有。也作“见惯司空”、“司空眼惯”。


【典源】唐·孟棨《本事诗·情感》:“刘尚书禹锡罢和州,为主客郎中、集贤学士。李司空罢镇在京,慕刘名,尝邀至第中,厚设饮馔。酒酣,命妙妓歌以送之。 刘于席上赋诗曰: ‘䰀鬌(woduo)梳头宫样妆,春风一曲杜韦娘。司空见惯浑闲事,断尽江南刺史肠。’李因以妓赠之。”宋·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》卷三十九:“禹锡赴吴台,扬州大司马杜公鸿渐,开宴命妓待酒,禹锡诗曰:‘高髻云鬟宫样妆,春风一曲杜韦娘。司空见惯浑闲事,断尽苏州刺史肠。’”

【今译】 唐代刘禹锡被罢免和州刺史回京,司空李绅仰慕其才学,邀刘禹锡至家,盛宴款待。席间,李绅命歌妓演唱劝酒,刘禹锡乘兴即席赋诗,大意是: 歌妓们高髻云鬟宫中妆,柔情演唱《杜韦娘》。司空大人早已见惯不惊,我却思绪绵绵牵动情肠。李绅遂将歌妓赠与刘禹锡。又记为扬州大司马杜鸿渐与刘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事物常见,不足为奇; 或表现宴饮歌舞等。

【典形】 见惯司空、尚书惯、司空见惯、已惯司空见。

【示例】

〔见惯司空〕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》:“今宵灯影纱红透,见惯司空也应羞,破题儿真难就。”

〔尚书惯〕 清·王摅《赠沈郎》:“当筵恼乱尚书惯,羡杀铜台锁二乔。”

〔司空见惯〕 宋·苏轼《满庭芳》:“人间何处有,司空见惯,应谓寻常。”

〔已惯司空见〕 清·梁启超《金缕曲》:“欲诉奇愁无可诉,算兴亡,已惯

司空见。”


【词语司空见惯】  成语:司空见惯汉语词典:司空见惯

猜你喜欢

  • 寒谷纳白驹

    源见“白驹空谷”。喻贤士隐居山野。三国 魏 郭遐周《赠嵇康》诗:“岩穴隐傅说,寒谷纳白驹。”寒谷,一本作“空谷”。

  • 家丑不外扬

    见“家丑不可外扬”。宋·普济《五灯会元·玄门偃禅师法嗣》:“问:‘如何是和尚家风?’师曰:‘不欲说似人。’曰:‘为甚么却如此?’师曰:‘~。’”【词语家丑不外扬】  成语:家丑不外扬汉语大词典:家丑不

  • 悬舆

    同“悬车告老”。汉王充《论衡.自纪》:“章和二年,罢州家居,年渐七十,时可悬舆。”亦指致仕之年,即七十岁。唐张说《唐故左庶子赠幽州都督元府君墓志铭》:“家无长物,士伏其清,年过悬舆,人伤其夭。”《旧唐

  • 穿井而饮,耕田而食

    见〔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〕。

  • 鹰扬

    《诗经.大雅.大明》:“维师尚父,时维鹰扬。谅彼武王,肆伐大商,会朝清明。”汉.毛氏传:“鹰扬,如鹰之飞扬也。”《诗经》中《大明》篇,用“鹰扬”形容周武王军师吕尚在讨伐殷纣的战争中的勇武壮举。后用为咏

  • 膏秣

    源见“膏车秣马”。车油和草料。常泛指车旅津贴。清恽敬《与姚秋农书》之三:“并告以所携已多,不可复加,此处不再加膏秣,意欲阻其豪兴。”清冯桂芬《重建吴江松陵书院记》:“拨四百十九亩有奇,选董征租,春关夏

  • 衔华佩实

    形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很完美。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征圣》:“然则圣文之雅丽,固衔华而佩实者也。”华:比喻文采。实:比喻文章的内容。并列 衔,含。华,花,比喻文采;佩,佩带。实,果实。形容草木开花结果

  • 赢博之义

    同“嬴博之哀”。宋苏轼《与王敏仲书》:“死则葬海外,庶几延陵季子 赢 博之义。”

  • 爨底劳薪

    同“爨下劳薪”。清赵翼《杨桐山招饮肴馔极精赋赠》诗:“爨底劳薪虽识味,家常那得此精好。”

  • 桐材入爨

    源见“焦尾琴”。比喻良才不被人识,不得其用。清查慎行《座主侍读徐公将南归感恩述事》诗之二:“鱼尾经烧怜短鬣,桐材入爨辨孤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