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合浦还珠

合浦还珠

同“合浦珠还”。明沈鲸《双珠记.母子分珠》:“今分一颗与你带去,我自留一颗,以寓合浦还珠之意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八:“合浦还珠自有时,惊危目下且安之。”


见“珠还合浦”。明·沈鲸《双珠记·母子分珠》:“今分一颗与你带去,我自留一颗,以寓~之意 ”


【典源】 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十四引三国吴·谢承《后汉书》 曰:“孟尝为合浦太守,郡境旧采珠,以易米食。先时二千石贪秽,使民采珠,积以自入,珠忽徙去,合浦无珠,饿死者盈路。孟尝行化,一年之间,去珠复还。”《后汉书·孟尝列传》亦载,文有不同。

【今译】 后汉孟尝任合浦太守,合浦地临南海,原产珍珠,民以采珠为生。前任太守贪婪无度,极力搜刮,将民采珍珠攫为己有,因而珠蚌迁徙他处,合浦从此不产珍珠,百姓饿死者甚多。孟尝到任后革除弊政,郡中大化,一年之间离去的珠蚌又迁徙回来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为官清廉,政绩卓著; 也用以指物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还。

【典形】 合浦还珠、合浦珠、合浦珠泉、还浦、还珠、还珠浦、还珠守、明珠归合浦、浦珠、三郡还珠、珠还、珠还浦、珠抛月浦、珠浦、珠徙、浦寒珠泪、珠明合浦、官廉合浦、孟尝珠、官廉蚌蛤回。

【示例】

〔合浦还珠〕 宋·苏轼《题冯通直明月湖诗后》:“闻道牂江空抱珥,年来合浦自还珠。”

〔合浦珠〕 南朝梁·沈约《少年新婚为之咏》:“盈尺青铜镜,径寸合浦珠。”

〔还浦〕 宋·张炎《瑞鹤仙·赵文升席上》:“休赋。玉尊别后,老叶沉沟,暗珠还浦。”

〔还珠〕 唐·骆宾王《上兖州刺史启》:“甘雨随车,云低轻重之盖; 还珠合浦,波含远近之星。”

〔还珠浦〕 唐·刘禹锡《奉和中书崔舍人》:“水是还珠浦,山成种玉田。”

〔还珠守〕 唐·杜牧《春日言怀》:“今日还珠守,何年执戟郎?”

〔明珠归合浦〕 唐·王维 《送邢桂州》:“明珠归合浦,应逐使臣星。”

〔浦珠〕 清·黄景仁《凤凰台上忆吹箫》:“算浦珠初孕,岚黛旋收。略以一弯新月,初生也,即便难留。”

〔三郡还珠〕 唐·李白 《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》:“九江皆渡虎,三郡尽还珠。”

〔珠还〕 唐·李商隐《残雪》:“珠还犹照魏,璧碎尚留秦。”

〔珠还浦〕 宋·苏轼《廉州龙眼质味殊绝》:“坐疑星陨空,又恐珠还浦。”

〔珠浦〕 唐·杜甫 《广州段功曹到》:“铜梁书远及,珠浦使将旋。”

〔珠徙〕 清·赵执信《池上归兴》之四:“远海忽传珠徙日,高梧长忆凤栖晨。”


【词语合浦还珠】  成语:合浦还珠汉语词典:合浦还珠

猜你喜欢

  • 潘杨

    同“潘杨之睦”。宋刘克庄《沁园春.林卿得女》词:“好逑不数潘 杨,占梦者曾言大秤量。”【词语潘杨】   汉语大词典:潘杨

  • 臧丈人

    《庄子.田子方》:“文王观于臧,见一丈人钓,而其钓莫钓;非持其钓有钓者也,常钓也。……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。……臧丈人昧然而不应,泛然而辞,朝令而夜遁,终身无闻。……”文王在渭水旁臧地游历,看见一位老者

  • 垂衣裳而天下治

    垂:垂下。 犹言垂拱而治。表示不做什么事而天下治理。 旧时用以谀颂封建帝王的“无为而治”。语出《易.系辞下》:“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。”唐.冯万石《对文词雅丽策》:“负黼扆而海宇清,垂衣裳而天下

  • 韩信坛

    源见“韩信登坛”。泛指军中举行拜将帅礼仪的高台。宋叶適《送林退思四川分司茶马干官》诗:“汉中王霸地,从古锋镝争;崩摧韩信坛,阙落张鲁营。”【词语韩信坛】   汉语大词典:韩信坛

  • 仓中悟

    源见“李斯溷鼠”。谓认识到人要善于自处。前蜀韦庄《咸阳怀古》诗:“李斯不向仓中悟,徐福应无物外游。”

  • 起谢安

    源见“东山再起”。谓重新被朝廷征召任用。明李东阳《和方石先生留别韵二首》之二:“已起谢安还复卧,未秋张翰忽先归。”

  • 阳台雨

    同“阳台云雨”。宋赵彦端《鹧鸪天.上元次仲益尚书赠玉奴韵》词:“洞房不压阳台雨,乞与游人弄晚晴。”宋陈允平《垂丝钓》词:“鸳俦凤侣,重记相逢处,云隔阳台雨。花解语,旧梦还记否?”

  • 巧取豪夺

    见“巧偷豪夺”条。并列 用巧妙的手段骗取,用强力方式夺得。原作“巧偷豪夺”。语出宋·苏轼《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》:“巧偷豪夺古来有,一笑谁似痴虎头。”邓拓《燕山夜话》:“他的财富积累计划根本不是从生产出

  • 郑玄梦

    《后汉书.郑玄传》:“五年春,梦孔子告之曰:‘起,起,今年岁在辰,来年岁在巳。’既寤,以谶合之(原注:北齐.刘昼《高才不遇传》论玄曰:“辰为龙,巳为蛇,岁至龙蛇贤人嗟,玄以谶合之。”盖指此也。),知命

  • 壑舟

    源见“藏舟去壑”。比喻事物在不知不觉中不停地变化迁移。晋陶潜《杂诗》之五:“壑舟无须臾,引我不得住。”【词语壑舟】   汉语大词典:壑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