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名正言顺

名正言顺

谓作事理由正当而充分,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。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,如果卫国国君请您去管理国家,您首先抓什么?孔子说,当然是首先要“正名”了。子路说,有这样干的吗?您想的太不合时宜了,为什么一定要先正名呢?孔子说,你怎么这样卤莽?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,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。名不正,说话就不理直气壮;说话理由不充分,事情就办不成;事情办不成,礼乐制度就不能兴盛;礼乐不兴盛,刑罚也就不会适当;刑罚不适当,民众就无所适从。所以君子做事,一定要理由充分,对于自己说的话,切切不能有一点马虎,

【出典】:

论语·子路》:“子路曰:‘卫君待子而为政,子将奚先?’子曰:‘必也正名乎!’子路曰:‘有是哉,子之迂也!奚其正?’子曰:‘野哉,由也!君子于其所不知,盖阙如也。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;事不成,则礼乐不兴;礼乐不兴,则刑罚不中;刑罚不中,则民无所错手足。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,言之必可行也。君子于其言,无所苟而已矣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元·郑德辉《迷青琐倩女离魂》杂剧:“老夫人许了亲事,待小生得官回来,谐两姓之好,却不名正言顺。你今私自赶来,有玷风化,是何道理?”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三回:“名正言顺,以讨国贼。”


并列 名,名分。名分恰当,办事说话道理就讲得通。语出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名不正则言不顺;言不顺则事不成。”张平《抉择》:“杨成是市委书记,是市里的第一把手,把这一问题反映给他,~。”△褒义。用于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方面。→理直气壮 入情入理 ↔名不正则言不顺 理屈词穷


解释本指名分或名义正当,说起话来便顺理,道理也讲得通。现多用来指做事的理由正当并且充分。

出处论语·子路》:“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。”

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:“卫国的国君等着您去治理国政,您打算先从哪儿着手呢?”

孔子说:“必须先正名,首先规定事物的正确名称。”子路说:“有这个必要吗?老师您绕得太远了!正名干什么啊?”孔子说:“你真鲁莽啊!君子对于自己所不知道的,就不发表意见。名称不搞清楚,说话就不理顺;说话不理顺,事情就做不成;事情做不成,礼乐就得不到实施;礼乐得不到实施,刑罚就不会得当;刑罚不得当,百姓就不知该怎么干好。因此,君子给某个事物命名一定有其命名的根据、有理由可说,说了以后就必定能够施行。君子对于自己所说的话,是一点都不能马虎的。”

春秋时期,社会正处于大变革、大动荡之中,当时不但有大量新生事物需要进行认识、概括与规范,而且由于诸侯争霸与割据,同一事物也有不同的解释,也需要进行调整与规范。孔子之所以认为治理国政首先应该从“正名”入手,是因为在他心里“名实相违”是当时社会混乱的本质原因。

例句

对不正之风提出批评,这是名正言顺的事,你不必藏头露尾的。


【词语名正言顺】  成语:名正言顺汉语词典:名正言顺

猜你喜欢

  • 每饭不忘

    《史记.张释之冯唐列传》:“文帝曰:‘吾居代时,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,战于巨鹿下。今吾每饭,意未尝不在巨鹿也。’”尚食监,管理膳食的官。汉文帝刘恒为代王时,多次听到高祛称赞赵将李齐当秦将王

  • 梦飞熊

    源见“非熊兆”。指隐士遇明主被起用。元郑光祖《王粲登楼》一折:“有一日梦飞熊得志扶炎汉。”【词语梦飞熊】   汉语大词典:梦飞熊

  • 陈遵坐

    源见“陈惊座”。借指真名士。明吴应箕《答黄心甫》诗:“共惊原有陈遵坐,自失应从叔度来。”坐,通“座”。

  • 徐巿东游

    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:“齐人徐巿等上书,言海中有三神山,名曰蓬莱、方丈、瀛洲,仙人居之。请得斋戒,与童男女求之。于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,入海求仙人。”巿,又作“福”。后因以“徐巿东游”为帝王、方士求

  • 长康厨空

    同“画畏开厨走”。清袁枚《赠沈南蘋画师》诗:“元振万金空手尽,长康厨内空云烟。”

  • 弓调马服

    喻先要打好基础。《荀子.哀公》:“故弓调而后求劲焉,马服而后求良焉,士信悫而后求智能焉。”调:调整机弩。服:驯服。悫( ㄑㄩㄝ quē 确):诚实。并列 弓已经调妥,马已经驯好。比喻办任何事情,应

  • 泣藏弓

    源见“烹狗藏弓”。表示对功臣被弃或被杀的哀痛和悲愤。明吴廷翰《过汉高皇庙》诗:“可惜四方思猛士,有人千古泣藏弓。”

  • 时宪

    《书.说命中》:“惟天聪明,惟圣时宪。”谓以天为法建立法制。后因以“时宪”称当时教令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三六引晋潘岳《许由颂》:“通于时宪,顷匡不盈。”【词语时宪】   汉语大词典:时宪

  • 呵白鹿

    借指乘仙驾。唐李贺《兰香神女庙》诗: “走天呵白鹿,游水鞭锦鳞。” 参见:○骑白鹿

  • 三叠阳关

    泛指送别之曲。宋周邦彦《苏幕遮》词: “三叠阳关声渐杳。断雨残云,只怕巫山晓。” ●唐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诗: “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”宋苏轼《东坡志林》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