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城上乌

城上乌

后汉书.五行一.谣言》:“桓帝之初,京都童谣曰:‘城上乌,尾毕逋。公为吏,子为徒。……’案此皆谓为政贪也。城上乌,尾毕逋者,处高利独食,不与下共,谓人主多聚敛也。”

桓帝初年,长安有童谣《城上乌》,讽刺朝廷贪虐,民怨沸腾。后遂用以为国家腐败之典。

金.元好问《涌金亭示同游诸君》:“长安城头乌尾讹,并州少年夜枕戈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秋风吹渭水

    渭水:渭河。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西北的鸟鼠山,横贯陕西省,东流至潼关入黄河。 形容渭河深秋景象。语出唐.贾岛《忆江上吴处士》:“秋风吹渭水,落叶满长安。”徐怀章《彩色思路.秦陵“阅兵”》:“1979年

  • 朝宣室

    源见“宣室召”。指朝见君王。唐独孤及《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》:“早晚朝宣室,归时道路光。”

  • 和羹梅

    源见“盐梅和鼎”。比喻大臣辅助君王综理国政。唐孟浩然《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》诗:“徒攀朱仲李,谁荐和羹梅?”

  • 柴读书

    见“燃松读书”。《后汉书·侯瑾传》:“侯瑾字子喻,少孤贫,依宗人居,性笃学,恒佣作为资,暮柴以读书。”

  • 度关老子

    源见“紫气东来”。借指隐遁避世的高士。宋 萧豳《题汪水云诗卷》诗:“归郭令威空化鹤,度关老子偶乘牛。”

  • 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

    邻国之间可以互相看得见,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得着。 形容古代农村社会景象。语出《老子》八0章:“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不相往来。”《淮南子.齐俗训》:“是故邻国相望,鸡狗之音相闻,而足

  • 忍辱袴下

    袴(kù裤);同“裤”。袴下:裤裆底下。此典指韩信未得志时受人鄙视、嘲笑、污辱,忍气吞声从人的裤裆底下、两大腿之间爬过去。后以此典比喻有志之士暂时忍受耻辱。韩信(?——前196年),淮阴(今江苏淮阴市

  • 蹈春冰

    源见“虎尾春冰”。比喻身陷险境。宋陆游《示二子》诗:“岂不怀荣畏友朋,一生凛凛蹈春冰。”

  • 亲老须三釜

    源见“三釜养”。谓父母待养。宋陈师道《送赵教授》诗:“可堪亲老须三釜,又着儒冠忍一羞。”

  • 晋惠闻蛙

    《晋书.惠帝纪》载:晋惠帝昏庸愚昧,在华林园听到蛙叫声,谓左右曰:“此鸣者为官乎?私乎?”及天下荒乱,百姓饥惫,惠帝曰:“何不食肉糜?”后因以“晋惠闻蛙”指愚蒙寡识。元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一折:“羡杀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