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未必佳
南朝.宋.刘义庆撰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孔文举(孔融)年十岁,随父到洛,时李元礼(李膺)有盛名,为司隶校尉,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(指通禀接见)。文举至门,谓吏曰:‘我是李府君亲。’既通,前坐,元礼问曰:‘君与仆有何亲?’对曰:‘昔先君仲尼(孔子字),与君先人伯阳(指老子,姓李名耳字伯阳)有师资之尊,是仆与君奕世(一代接一代)为通好也。’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。太中大夫陈韪后至,人以其语语之。韪曰:‘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。’文举曰:‘想君小时,必当了了。’韪大踧踖。”
东汉孔融少年时非常聪敏,回答陈韪的话含而不露,言外之意是“你现在大了也未必佳。”十岁的顽童竟使一位太中大夫官,一时大受窘迫。
“大未必佳”,用指长大了或大的东西未必好。“小时了了”,用以表示幼小时聪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