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大树将军

大树将军

南朝.宋.范晔撰《后汉书.冯异传》:“异为人谦退不伐(伐:自我夸耀),行与诸将相逢,辄引车避道。进止皆有表识(标帜),军中号为整齐。每所止舍,诸将并坐论功,异常独屏(屏,退避)树下,军中号曰‘大树将军。’”此事又见《东观汉记》卷九《冯异传》。

冯异谦虚恭谨,治军有方,每当诸将在一起论功时,他从不参与谈论争竞,常常一个人退避大树下独坐。故军中称他为“大树将军”。旧因以“大树将军”喻赞带兵将领不居功骄傲。

清.蒲松龄《聊斋志异.绛妃》:“东篱处士(晋陶渊明号东篱处士),亦出茅庐;大树将军,应怀义愤。”


其他 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。语出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诸将并坐论功,异(冯异)常独屏树下,军中号曰‘大树将军。’”《南史·冯道根传》:“武帝尝指道根示尚书令沈约,美其口不论勋。约曰:‘此陛下之~也。’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将领方面。


【典源】 《太平御览》 卷四二三引《东观汉记》 曰:“冯异字公孙,为人谦退,与诸将相逢,辄引车避道。每止顿,诸将共论功伐,异常屏止树下,军中号‘大树将军。’”《后汉书·冯异列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后汉光武帝时将军冯异,为人谦和容让,与其他将军路上相遇时,冯异就将车避在一边。每当休息时,诸将军常坐在一起论功,冯异常躲开,自己坐在树下,军中称为“大树将军”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将领为人谦和不争。

【典形】 大树将军、大树之功、将军大树、将军树、思冯异、将军坐、倚大树、大树萧萧。

【示例】

〔大树将军〕 宋·陈与义 《雷雨行》:“小游太一未移次,大树将军莫振功。”

〔大树之功〕 唐·骆宾王《兵部奏姚州破贼露布》:“先登陷敌,无遗大树之功。”

〔将军大树〕 北周·庾信《答赵王启》:“都尉青旗,即时春色; 将军大树,已复花开。”

〔将军树〕 唐·王昌龄《从军行》:“虽投定远笔,未坐将军树。”

〔思冯异〕 唐·李商隐《武侯庙古柏》:“大树思冯异,甘棠忆召公。”


【词语大树将军】  成语:大树将军汉语词典:大树将军

猜你喜欢

  • 沙射

    源见“含沙射影”。形容疾风吹人。清袁枚《将抵淮矣忽为大风所尼泊荻港作》诗:“襟披胸可穿,沙射目且瞑。”

  • 大椿

    源见“椿年”。指父亲。明杨珽《龙膏记.砥节》:“痛惊风大椿忽掊,恨临霜灵萱摧朽。”亦喻长寿。明徐渭《赠张君序》:“而其为年也,亦何有于楚之灵冥与大椿也。”【词语大椿】   汉语大词典:大椿

  • 诛共吺

    《尚书.虞书.舜典》:“流共工于幽州,放欢吺于崇山。”“吺”为古“兜”字。“共吺”指传说中的共工和欢兜。舜继位后诛杀了四凶之二的共,吺。后以“诛共吺”为锄掉奸恶之典。唐.韩愈《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

  • 野鹜家鸡

    源见“家鸡野雉”。比喻书法的不同艺术风格。宋苏轼《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》:“秋蛇春蚓久相杂,野鹜家鸡定谁美?”【典源】《南史·王僧虔传》:“庾征西翼书,少时与右军齐名,右军后进,庾犹不分,在荆州与都下人

  • 秦楼凤

    源见“乘鸾”。借指佳偶。唐李商隐《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》:“会与秦楼凤,俱听汉苑莺。”

  • 怙恶不悛

    原作“长恶不悛”。形容一贯作恶,不肯悔改。公元前720年,郑庄公以与周王室发生战争而要求和陈国和好。陈桓公予以拒绝。执政大夫公子佗劝他,亲近贤人,和睦邻国,是国家的珍宝。您应该答应郑国的和好要求。陈桓

  • 孔武有力

    《诗.郑风.羔裘》:“羔裘豹饰,孔武有力,彼其之子,邦之司直。”孔:甚、很。武:勇武、勇敢。后因以“孔武有力”形容十分威武而有力量。清.蒲松龄《聊斋志异.鸦头》:“孜渐长,孔武有力,喜田猎,不务生产,

  • 蔡邕铭

    同“郭泰碑铭”。元傅若金《寄题番阳周子震金潭山居》诗:“史留徐稚传,碑勒蔡邕铭。”

  • 平分秋色

    《楚辞.九辩》:“皇天平分四时兮,窃独悲此廪秋。”唐韩愈《合江亭》诗:“穷秋感平分,新月怜半破。”后因以“平分秋色”谓双方各得一半。宋李朴《中秋》诗:“平分秋色一轮满,长伴云衢千里明。”老舍《四世同堂

  • 枣郎

    《晋书.王沈传》附《王浚传》:“时童谣曰:‘十囊五囊入枣郎。’枣嵩,浚之子婿也。浚闻,责嵩而不能罪之也。”《晋书.文苑传.枣据传》:“弟嵩,字台产,才艺尤美,为太子中庶子、散骑常侍,为石勒所杀。”据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