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始终者,万物之大归

始终者,万物之大归

始终:本指产生和死亡,这里是偏义复词,专指死亡。 死亡是万物的最终归宿。语出晋.陆机‘《吊魏武帝文》:“夫始终者,万物之大归;生死者,生命之区域。”唐.骆宾王《伤祝阿王明府并序》:“然而始终者,万物之大归;生死者,百年之常分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向秀心

    同“向笛悲”。清徐夔《闻笛有忆》诗:“谁将清夜桓伊笛,吹入山阳向秀心?”

  • 买山钱

    唐.范摅《云溪友议》卷上《襄阳杰》:“又有匡卢符载山人,遣三尺童赍数幅文书,乞买山钱百万,公遂与之。”唐朝符载派人致书于司空于頔,乞买山钱百万,于公如数付之。后因以为豪爽助人之典。宋.黄庭坚《次韵裴仲

  • 兰艾同焚

    芳草与杂草同遭烧毁,比喻贵贱贤愚同归于尽。《晋书.孔坦传》:“兰艾同焚,贤愚所叹。”一作“芝艾俱焚”。主谓 兰草和艾草一起烧掉。比喻好坏一起毁灭。《晋书·孔坦传》:“~,贤愚所叹。”△多用于写人与事物

  • 金须以粟

    源见“马愿如羊”。形容官吏从政清廉。北周庾信《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》:“清不置水,明不举烛,马愿如羊,金须以粟。”

  • 牙生摧弦

    同“伯牙绝弦”。清王士禛《阅先兄西樵故书泣赋》诗:“痛绝人琴今已矣,牙生从此竟摧弦。”

  • 囊锥露颖

    同“囊中脱颖”。《旧唐书.高骈传》:“始则囊锥露颖,稍有知音;寻则天骥呈才,急于试效。”主谓 比喻出众的才能得以显露。《旧唐书·高骈传》:“始则~,稍有知音;寻则天骥呈才,急于试效。”△多用于施展才能

  • 抽簪

    《文选》卷二十一晋.张景阳(协)《咏史》:“抽簪解朝衣,散发归海隅。”唐.李善注:“钟会《遗荣赋》曰:‘散发抽簪,永绝一丘。’《仓颉篇》曰:‘簪,笄也,所以持冠也。’”古代官员用簪(冠笄)连冠于发;故

  • 饲豕如人

    《庄子.应帝王》:“然后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归,三年不出。为其妻爨,食豕如食人。”唐.成玄英疏:“季咸逃逸之后,列子方悟己迷,始觉壶丘道深,神巫术浅。自知未学,请乞其退归,习尚无为,伏膺玄业。”“为妻爨

  • 秋风过耳

    汉.赵晔《吴越春秋.吴王寿梦传》(卷二):“十七年,余祭卒。余昧立,四年卒。欲授位季札,季札让,逃去,曰:‘吾不受位,明矣!昔前君有命,已附子臧之义,洁身清行,仰高履尚,唯仁是处。富贵之于我,如秋风之

  • 子猷乘兴

    同“子猷访戴”。宋王琪《望江南》词:“谢女联诗褰翠幕,子猷乘兴泛平澜,空惜舞英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