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季札挂剑

季札挂剑

指季札重友谊、讲信用,为亡友挂剑,以示追悼纪念。后以此典比喻守诺重信,始终不渝;也用以悼念凭吊亡友。季札,又称公子札,春秋时吴国贵族。吴王诸樊的四弟,多次推让君位,封于延陵(今江苏常州),称延陵季子。又封州来(今安徽凤台),称延州来季子。他贤明博学,曾出使列国,观乐于鲁国,论盛衰大势,颇中时要。当季札开始出使,北上途中拜见徐君。徐君喜爱季札之宝剑,口里不好说出来。季札心里知道他的意思,因为出使中原诸国,没有将宝剑赠送给徐君。返回来再到徐国(今江苏泗洪县南),徐君已经死了,季札于是就解下了自己的宝剑,挂在徐君坟墓旁的树上才离去。随从人员说:“徐君已经死了,您还将宝剑送给谁呢?”季札说:“不要这样说。我当初在内心里已经答应将宝剑送给徐君了,难道因为徐君死了,我就可以违背自己的意愿吗!”此典又作“宝剑非所惜”、“解剑”、“剑挂孤松”、“宝剑悬”、“挂坟松”、“留徐剑”、“挂剑”、“延州空挂”、“剑挂宰上”、“坟前剑”、“延陵剑”、“悬剑”、“剑挂”、“赠墓树”、“挂延陵”、“留墓剑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31《吴太伯世家》1459页:“季札之初使,北过(拜见)徐(古国名。嬴姓。周初徐戎所建,在今江苏境内)君。徐君好季札剑,口弗敢言。季札心知之,为使上国(春秋时齐、晋等中原诸侯国家“上国”。此对吴、楚诸国而言),未献。还至徐,徐君已死,于是乃解其宝剑,系之徐君冢(zhǒng种)树而去。从者曰:‘徐君已死,尚谁予乎?’季子曰:‘不然。始吾心已许之,岂以死倍(通“背”,违背)吾心哉!’”

【例句】:

北周·庾信《周柱国慕容公神道碑》:“泪堕片石,剑挂孤松,清徽令范,千载余踪。” 唐·卢照邻《哭明堂裴主簿》:“遽痛兰襟断,徒令宝剑悬。” 唐·李白《陈情赠友人》:“归来挂坟松,万古知其心。” 唐·杜甫《哭李尚书》:“欲挂留徐剑,犹回忆戴船。” 唐·刘禹锡《西川李尚书知愚》:“无复双金报,空余挂剑悲。” 宋·王安石《追伤河中使君》:“海曲冷云埋拱木,延州空挂暮年悲。” 宋·黄庭坚《和范信中寓居》:“或持剑挂宰上回,亦有酒罢壶中去。” 元·钟嗣成《凌波仙·吊乔梦符》:“欲挂坟前剑,重听膝上琴。” 明·高启《魏使君见示》:“难悬延陵剑,空听山阳笛。” 清·顾炎武《哭张尔岐》:“寄去一书悬剑后,贻来什袭绝韦前。” 清·王夫之《哀管生永叙》:“人情谁剑挂,天道岂弓张。” 清·陈恭尹《柏舟行为区母陈太君赋》:“寸心一矢终不渝,千金之剑赠墓树。” 清·孙致弥《感旧示魏禹平》:“复壁人曾藏北海,墓门剑许挂延陵。” 清·李鍼《杂感》之二:“季子远携留墓剑,女媭空冷捣衣砧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“季札之初使,北过徐君。徐君好季札剑,口弗敢言。季札心知之,为使上国,未献。还至徐,徐君已死,于是乃解其宝剑,系之徐君冢树而去。从者曰:‘徐君已死,尚谁予乎?’季子曰:‘不然。始吾心已许之,岂以死倍 (背) 吾心哉!’”汉·刘向《新序·节士》:“延陵季子将西聘晋,带宝剑,以过徐君。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,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,未献也,然其心许之矣。致使于晋故,反则徐君死于楚,于是脱剑致之嗣君。从者止之曰:‘此吴国之宝也,非所以赠也。’延陵季子曰:‘吾非赠之也。先日吾来,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,吾为有上国之使,未献也,虽然,吾心许之矣。今死而不进,是欺心也。爱剑伪心,廉者不为也。’遂脱剑致之嗣君。嗣君曰:‘先君无命,孤不敢受剑。’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。徐人嘉而歌之曰:‘延陵季子兮不忘故,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。’”

【今译】 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 (因封于延陵,又称延陵季子) 出使晋国,路经徐国时,拜谒徐君,徐君见了季札所带的宝剑,心中喜爱但不好讲出来。季札也明白,因为要出使上国需要佩剑,当时未献。出使回来,季札又经过徐国,而徐君已死,季札即将剑赠予嗣君,从者谏阻说:“这是吴国之宝,何况徐君已死,又何必赠呢?”季札说:“我上次未赠,是因为出使需要,但心中已默许了。现在因人死而不赠,是违背本心,这是廉洁的人不为的。”因嗣君一再不受,季札即将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而去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守诺重信,始终不渝; 也用以表现悼念凭吊亡友等。

【典形】 宝剑非所惜、宝剑悬、坟前剑、挂坟松、挂剑、挂延陵、剑挂、剑挂孤松、剑挂宰上、解剑、留墓剑、留徐剑、悬剑、延陵剑、延州空挂、赠墓树、挂剑酬知己、延陵轻宝剑、爱剑空徐主、结交期一剑、树头千金剑、相酬无宝剑、把剑觅徐君、宝剑赠君、思挂剑、带丘墓、延陵心、挂剑枝。

【示例】

〔宝剑非所惜〕 三国·曹植《赠丁仪》:“思慕延陵子,宝剑非所惜。”

〔宝剑悬〕 唐·卢照邻《哭明堂裴主簿》:“遽痛兰襟断,徒令宝剑悬。”

〔坟前剑〕 元·钟嗣成《凌波仙·吊乔梦符》:“欲挂坟前剑,重听膝上琴。”

〔挂坟松〕 唐·李白《陈情赠友人》:“归来挂坟松,万古知其心。”

〔挂剑〕 唐·刘禹锡《西川李尚书知愚》:“无复双金报,空余挂剑悲。”

〔挂延陵〕 清·孙致弥《感旧示魏禹平》:“复壁人曾藏北海,墓门剑许挂延陵。”

〔剑挂〕 清·王夫之 《哀管生永叙》:“人情谁剑挂,天道岂弓张。”

〔剑挂孤松〕 北周·庾信《周柱国慕容公神道碑》:“泪堕片石,剑挂孤松,清徽令范,千载余踪。”

〔剑挂宰上〕 宋·黄庭坚《和范信中寓居》:“或持剑挂宰上回,亦有酒罢壶中去。”

〔解剑〕 南朝宋·谢灵运《庐陵王墓下作》:“解剑竟何及,抚坟徒自伤。”

〔留墓剑〕 清·李鍼《杂感》之二:“季子远携留墓剑,女媭空冷捣衣砧。”

〔留徐剑〕 唐·杜甫《哭李尚书》:“欲挂留徐剑,犹回忆戴船。”

〔悬剑〕 清·顾炎武《哭张尔岐》:“寄去一书悬剑后,贻来什袭绝韦前。”

〔延陵剑〕 明·高启 《魏使君见示》:“难悬延陵剑,空听山阳笛。”

〔延州空挂〕 宋·王安石《追伤河中使君》:“海曲冷云埋拱木,延州空挂暮年悲。”

〔赠墓树〕 清·陈恭尹《柏舟行为区母陈太君赋》:“寸心一矢终不渝,千金之剑赠墓树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踵决

    源见“捉襟见肘”。鞋跟破裂。形容贫困。《聊斋志异.丁前溪》:“揖客入,见其衣敝踵决,居之温室,设筵相款,宠礼异常。”【词语踵决】   汉语大词典:踵决

  • 黄石书

    同“黄石略”。明陈子龙《壮游行》:“或授黄石书,且遇采药翁。”【词语黄石书】   汉语大词典:黄石书

  • 郭奕心醉

    《晋书.阮籍传,附阮咸》:“咸字仲容……咸任达不拘,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,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……太原郭奕高爽有识量,知名于时,少所推先,见咸心醉,不觉叹焉。”阮咸为人放任豁达,不拘小节。太原郭奕见了他,

  • 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

    萧萧:形容风声。兮:相当于现代汉语的“啊”。易水:在今河北省西部,大清河上源支流。 萧萧哀风,激荡着易水的寒波,壮士这一去就永不回还。 这是荆轲辞别燕太子丹出发刺秦王时的歌辞。后常用以形容壮烈的送

  • 不食烟火

    ㄅㄨˋ ㄕˊ ㄧㄢ ㄏㄨㄛˇ bù shí yān huǒ 73 ① 指不吃熟食。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,不吃世间烟火物。《终有报》第一回:“人都道他不食烟火,体气欲仙。”见“不吃烟火食。”《玉娇梨》

  • 两凫

    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喻指官吏的行踪。明张居正《送徐浴泉考绩还任》诗:“使君来从函谷关,独骖两凫翔云间。”

  • 芝兰室

    《孔子家语.六本》:“与善人居,如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,即与之化矣。”孔子认为,与贤人相处,好比入芝兰之室,时间一长虽然闻不到香味,但却潜移默化受到了感梁。后用为称赞美好品格的典故。唐.高适《同房

  • 是能读三坟、五典、八索、九丘

    三坟、五典、八索、九丘:皆古书名。其书早已失传。 形容人博览群书。语出《左传.昭公十二年》:“左史倚相趋过,王曰:‘是良史也,子善视之!是能读《三坟》《五典》《八索》《九丘》。’”易宗夔《新世说.赏

  • 栉风沐雨

    栉(zhì质),梳头发。栉风沐雨,以风梳发,以雨洗头。形容道路奔波的辛劳。从前大禹治水,疏浚江河,几遍中国各地。他亲自提着筐,拿着镐。由于东奔西走,连腿上的汗毛都被磨掉;由于操劳过度,风里来雨里去,只

  • 挥弦目送

    源见“手挥目送”。形容赏心悦目,怡然自得。宋韩淲《朝中措.梅月圆》词:“但愿人生长久,挥弦目送飞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