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学富五车

学富五车

源见“五车书”。形容学问渊博。《醒世恒言》卷三二:“兼之学富五车,才倾八斗,同辈之中,推为才子。”


主谓 形容书读得多,学问渊博。语本《庄子·天下》:“惠施多方,其书五车。”梁实秋《散文·雅舍小品》:“演讲其实也是吃开口饭的行当中的一种,即使是~,事前总要准备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赞颂博学。→才高八斗 满腹经纶 博学多才 ↔不学无术 胸无点墨 不识一丁 不通文墨学疏才浅


【典源】《庄子·天下》:“惠施多方,其书五车。”

【今译】惠施为战国时思想家,名家代表人物之一。他博学广闻,其著书多达五车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知识渊博;也形容著述或藏书宏富。

【典形】 惠车、惠施书、惠施五车、书文五车、书五车、五车、五车富、五车经典、五车书、图书五车、五车载书、五车书史、读五车、倾五车、五车读。

【示例】

〔惠车〕 唐·陆龟蒙《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》:“才当曹斗怯,书比惠车盈。”

〔惠施书〕 清·王恪《送杨文叔北上》:“作客仍依王俭幕,故交好借惠施书。”

〔惠施五车〕 宋·乐雷发 《乌乌歌》:“莫读书! 莫读书! 惠施五车今何如?”

〔书文五车〕 金·元好问《送郝讲师住崇福宫》:“书文五车喙三尺,剧谈混沌今犹神。”

〔书五车〕 宋·苏轼《送乔施州》:“恨无负郭田二顷,空有载行书五车。”

〔五车〕 唐·王维《裴仆射济州遗爱碑》:“六义之制,文在于斯; 五车之事,学半于我。”

〔五车富〕 唐·骆宾王《在江南赠宋五之问》:“犹轻五车富,未重一囊贫。”

〔五车经典〕 元·董君瑞《哨遍·硬谒》:“五车经典,七步文章,到处难兴贩,半纸虚名薄宦。”

〔五车书〕 唐·杜甫《题柏学士茅屋》:“富贵必从勤苦待,男儿须读五车书。”


【词语学富五车】  成语:学富五车汉语词典:学富五车

猜你喜欢

  • 不言而明

    见“不言而喻”。《太平经》:“用之而无成功,吾道即伪矣,亦~矣。”

  • 云泥之别

    源见“云泥”。比喻差别悬殊,一在高空一在地下。钱钟书《围城》八:“现在呢,他高高在上,跟自己的地位简直是云泥之别。”偏正 像云天和大地那样相差甚远。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矫慎》:“(吴苍)遗书以观其志曰:

  • 郑生为韩

    《史记.河渠书》:“而韩闻秦之好兴事,欲罢之,毋令东伐,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,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,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,欲以溉田。中作而觉,秦欲杀郑国。郑国曰:‘始臣为间,然渠成亦秦之利也。’秦

  • 任钓

    同“任公钓东海”。明汤显祖《牡丹亭.道觋》:“怕了他暗地虎布射辽丸,则守着寒水鱼钧巧任钓。”清钱谦益《岁暮杂怀》诗之五:“侯鲭染指渐调鼎,任钓惊心笑曲钩。”

  • 滕公长住

    源见“滕公佳城”。指死亡。唐骆宾王《对策文三道》:“至夫滕公长住,佳城开白日之征;洪崖不归,曾丘控紫云之盖。”

  • 训器

    《荀子.宥坐》载: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,见敧器,“顾为弟子曰:‘注水焉。’弟子挹水而注之。中而正,满而覆,虚而敧。孔子喟然而叹曰:‘吁!恶有满而不覆者哉!’子路曰:‘敢问持满有道乎?’孔子曰:‘聪明圣知

  • 骏骨

    源见“千金市骨”。喻杰出的人才。南朝 梁任昉《天监三年策秀才文》:“朕倾心骏骨,非惧真龙。”亦指良马。唐太宗《临洛水》诗:“春蒐驰骏骨,总辔俯长河。”【词语骏骨】   汉语大词典:骏骨

  • 掌上承恩

    源见“掌上舞”。谓凭轻歌妙舞获宠。宋黄昇《清平乐.宫词》词:“当时掌上承恩,而今冷落长门。”

  • 龙伯国人

    源见“龙伯钓鳌”。喻巨人。民意《告非难民生主义者》:“是又梁氏所谓犹以千百之僬侥国人,与一二之龙伯国人抗,蔑有济也。”

  • 贫乏不能存

    存:生存。 意谓穷得活不下去。语出《战国策.齐策四》:“齐人有冯谖者,贫乏不能自存,使人属孟尝君,愿寄食门下。”明.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卷三:“凡为官须廉洁自持。贫者士之常。古人谓贫乏不能存,此是好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