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朝宋张敷怀念亡母的故事。《宋书.张敷传》:“生而母亡,年数岁,问知之,虽童蒙,便有感慕之色。至十岁许,求母遗物,而散施已尽,唯得一扇,乃缄录之。每至感思,辄开笥流涕。”
见“倒悬之急”。
源见“弃书捐剑”。指剑或剑术。唐元稹《授杨元卿泾原节度使制》:“尝求三略之师,耻学一夫之敌。”
旧时比喻子女孝顺父母。典出晋人王祥之事迹。王祥(185-269年),字休征,琅邪临沂(今山东临沂)人。东汉末年,扶母携弟,隐居三十余年。母死后,徐州刺史辟为别驾,举秀才,累迁大司农。高贵乡公曹髦时拜光
《景德传灯录.道一禅师》:“邓隐峰辞师,师云:‘什么处去?’对云:‘石头去。’师云:‘石头路滑。’对云:‘竿木随身,逢场作戏。’”谓悟道在心,不拘时地。后以“竿木逢场”谓随事应景。宋范成大《题湘山大施
源见“望帝啼鹃”。指杜鹃鸟。唐李绅《过荆门》诗:“肠断思归不可闻,人言恨魄来巴 蜀。”
《晋书.苻洪载记》:“苻洪字广世,略阳临渭氐人也。其先盖有扈之苗裔,世为西戎酋长。始其家池中蒲生,长五丈,五节如竹形,时咸谓之蒲家,因以为氏焉……又其孙坚背有‘艸付’字,遂改姓苻氏,自称大将军、大单于
源见“日近长安远”。喻处京都帝王旁。清黄遵宪《车驾驻开封府》诗:“举首长安知日近,肯留河上再迁延?”
源见“土偶桃梗”。喻指漂泊无定之人。清刘嗣绾《金缕曲.送钱黄山之金陵》词:“我辈浮名漂泊惯,只算桃人土偶。”
孙晨:汉代人。稿席:用稻麦秆编的席子。宋代徐子光《蒙求集注》引《三辅决录》:“孙晨,字元公,家贫,织席为业。明诗书,为京兆功曹。冬月无被,有稿一束,暮卧朝收。”后世引来指贫寒之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