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山中宰相

山中宰相

南史.陶弘景传》载:南朝梁.陶弘景初仕齐为左卫殿中将军,入梁,隐居于句容县句曲山(即茅山,在江苏省西南部),武帝(萧衍)时屡加礼聘,并不出。“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,无不前以谘询。月中常有数信。时人谓为山中宰相。”

“山中宰相”也简称为“山相”。后以比喻隐居不出仕却参谋国政的人。

唐.郑谷《蔡处士》诗:“旨趣陶山相,诗篇沈隐侯(南朝梁沈约谥号隐侯)。”(见《郑守愚集》卷三)


偏正 称隐居的高贤。也称空有宰相之才而不被任用。语出《南史·陶弘景传》:“陶弘景字通明,丹阳秣陵人也……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,无不前以谘询。月中常有数信,时人谓为山中宰相。”《宋史·邓孝甫传》:“予自谓~,虚有其才也;自谓文昌先生,虚有其词也。不得大用于盛世,亦无憾焉,盖有天命尔。”△褒义。→蒿蓬藏金


【典源】 《南史· 隐逸传 · 陶弘景传》: 南朝陶弘景挂朝服上表辞禄,隐居于句容之句曲山,“乃中山立馆,自号华阳陶隐居。人间书札,即以隐居代名。”“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,无不前以咨询。月中常有数信,时人谓为山中宰相。”

【今译】 南朝陶弘景辞官后隐居于句曲山 (即茅山),自号华阳陶隐居。但梁武帝很信任他,国家每当有吉凶征战的大事,就派人前去向他咨询,一月之中有几次,当时人称为山中宰相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退隐但仍参与政事的人。

【典形】 华阳处士、华阳计、山中陶弘景、山中相、山中宰相、陶山相、陶隐居、宰相在山中。

【示例】

〔华阳处士〕 明·陈子龙《自慨》之四:“难谐紫府仙人梦,近好华阳处士风。”

〔华阳计〕 清·王士禛《见田家饭牛者意有所感》:“宁戚歌偏拙,华阳计早成。”

〔山中陶弘景〕 清·徐作肃《赠陈相年》:“山中陶弘景,宰相可媲名。”

〔山中相〕 元·汤式《一枝花·送车文卿归隐》:“此山中相不登仕版,此壶内翁不炼金丹。”

〔山中宰相〕 明·徐渭《倪某别有三绝见遗》之一:“汝南月旦君如准,好握山中宰相权。”

〔陶山相〕 唐·郑谷《蔡处士》:“旨趣陶山相,诗篇沈隐侯。”

〔陶隐居〕 唐·高适《送虞城刘明府》:“今日逢明圣,吾为陶隐居。”

〔宰相在山中〕 清·钱谦益《登茅山》之三:“回首南朝尘雾里,徒闻宰相在山中。”


【词语山中宰相】  成语:山中宰相汉语词典:山中宰相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垆涕泪

    源见“黄公酒垆”。谓痛悼亡友。柳亚子《赠王若飞夫人李培芝女士兼及黑茶山殉难诸友》诗:“黄垆涕泪无穷恨,青史勋名有道碑。”

  • 白头宫女

    唐.元稹《行宫》:“寥落古行宫,宫花寂寞红。白头宫女在,闲坐说玄宗。”诗的大意为:几个白头宫女,在春天花开季节,回忆当年开元遗事,闲述玄宗皇帝的各种轶闻。诗歌集中表达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和红颜易老的人

  • 阳羡书生

    南朝梁吴均《续齐谐记》:“东晋阳羡许彦于绥安山行,遇一书生,年十七八,卧路侧,云脚痛,求寄鹅笼中。彦以为戏言,书生便入笼,……宛然与双鹅并坐,鹅亦不惊。彦负笼而去,都不觉重。前行息树下,书生乃出笼谓彦

  • 辱井

    同“景阳井”。因陈后主与爱妃张丽华于此为隋兵活捉,故称。宋王安石《次韵登微之高斋有感》:“台殿荒墟辱井堙,豪华不复见临春。”李璧注:“辱井,即景阳宫井。”【词语辱井】   汉语大词典:辱井

  • 登麟阁

    同“丹青上麟阁”。唐卢纶《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》诗:“早晚登麟阁,慈门欲付公。”

  • 孔武有力

    《诗.郑风.羔裘》:“羔裘豹饰,孔武有力,彼其之子,邦之司直。”孔:甚、很。武:勇武、勇敢。后因以“孔武有力”形容十分威武而有力量。清.蒲松龄《聊斋志异.鸦头》:“孜渐长,孔武有力,喜田猎,不务生产,

  • 祷雨

    向神灵祷告,乞求降雨。《滩南子.主术训》:“汤之时,七年旱,以身祷于桑林之际,而四海之云凑,千里之雨至。”【词语祷雨】   汉语大词典:祷雨

  • 兰薰桂馥

    比喻世德流芳。兰薰:薰兰取其馨香,意为芳洁。薰、馥:香气。今亦喻子弟优秀昌盛,后嗣蕃昌。唐代骆宾王《上齐州张司马启》:“常山王之玉润金声,博望侯之兰薰桂馥。”并列 兰草、桂花香气浓郁。比喻恩泽长留。唐

  • 聋丞

    西汉颍川太守黄霸在政务上推行道德教化,对下属官吏关怀备至。下属有一位姓许的县丞(县衙内的佐官),年老耳聋,督邮(郡太守重要的佐官)向黄霸建议免去许丞的职务。黄霸说:“许丞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官吏,虽然年岁

  • 曳尾言

    源见“曳尾泥涂”。指不受羁绊追求自由自在之理。清钱谦益《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华殿旋奉严旨革职待罪感恩述事》诗之十一:“庄子能悟逍遥理,只为精思曳尾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