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广陵散

广陵散

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.雅量》:“嵇中散临刑东市,神气不变。索琴弹之,奏《广陵散》。曲终,曰:‘袁孝尼尝请学此散,吾靳固不与,《广陵散》于今绝矣!’”“广陵散”,本为琴曲名。后亦称事无后继、已成绝响者。《北齐书.徐之才传》:“长子林,字少卿,太尉司马。次子同卿,太子庶子。之才以其无学术,每叹云:‘终恐同《广陵散》矣!’”


见“广陵散绝”。


【典源】 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嵇中散临刑东市,神气不变。索琴弹之,奏《广陵散》。曲终曰:‘袁孝尼尝请学此散,吾靳固不与,《广陵散》于今绝矣!’”《晋书·嵇康传》:“康将刑东市,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,弗许。康顾视日影,索琴弹之,曰:‘昔袁孝尼尝从吾学《广陵散》,吾每靳固之,《广陵散》于今绝矣!’时年四十。海内之士,莫不痛之。”

【今译】 魏时嵇康 (字叔夜),曾为中散大夫,因受人谗害,被大将军司马昭处死,在东市受刑,临刑前神色不变,仰观日影,让人拿来琴,弹奏《广陵散》,曲终后,说:“袁孝尼 (名准)曾经想跟我学习此曲,我吝惜不肯传授他,《广陵散》从今绝响了!”死时四十岁。海内人士,都为他哀痛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感叹仁人贤士受谗被害; 或悼念亡友。

【典形】 东市琴、广陵散、嵇生琴、靳孝尼、受广陵、孝尼伤、中散琴、中散绝丝桐、中散戮、索素琴、中散弹琴、中散叹、嵇康东市。

【示例】

〔东市琴〕 清·顾炎武《送李生南归》:“惊闻东市琴,涕陨堂前筑。”

〔广陵散〕 唐·李白《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》:“谁传广陵散,但哭邙山骨。”〔嵇生琴〕 清·顾炎武《华下有怀顾推官》:“邈矣越石啸,悲哉嵇生琴。”

〔靳孝尼〕 宋·苏轼《次韵曹九章见赠》:“正平独肯从文举,中散何曾靳孝尼。”

〔受广陵〕 清·朱孝臧《减字木兰花·舟溯湟江》:“剑头微吷,海水刺天漂热血。惨月中庭,谁解张弦受广陵?”

〔孝尼伤〕 明·袁宏道《舟中与诸上人谈亡友潘雪松事》:“司马也须杨恽在,广陵终作孝尼伤。”

〔中散琴〕 宋·苏轼《张安道乐全堂》:“步兵饮酒中散琴,于此得全非至乐。”


【词语广陵散】   汉语词典:广陵散

猜你喜欢

  • 决一雌雄

    指项羽对刘邦说:我们两人面对面打仗,以决定胜败。后以此典比喻双方面对面的较量,比出高低,决定胜败。秦末农民起义及推翻秦朝的战争后,最后剩下项羽、刘邦两股势力相斗,楚、汉两军在广武(今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

  • 朝南暮北风

    源见“郑公风”。指顺风。宋陆游《溯溪》诗:“闲携清圣浊贤酒,重试朝南暮北风。”

  • 康衢歌

    源见“宁戚饭牛”。又汉刘向《说苑.尊贤》:“宁戚,故将车人也,叩辕行歌于康之衢,桓公任以国。”借指贤才未遇、自求用世而发的悲歌。唐骆宾王《上吏部侍郎帝京篇启》:“〔君侯〕观梁父之曲,识卧龙于孔明;听康

  • 庾楼月

   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容止》:“庾太尉(庾亮)在武昌,秋夜气佳景清,使吏殷浩、王胡之之徒,登南楼理咏(练习歌唱吟诵),音调始遒(遒,强劲,此指高昂有力),闻函道(楼之通道)中有屐声甚厉,定(判断)是庾公,

  • 唱一杯

    宋.晏殊《浣溪沙》:“一曲新词酒一杯,去年天气旧亭台,夕阳西下几时回?……”宋.晏殊在《浣溪沙》中写道:曲曲新词,杯杯芳酒的欢乐气氛。后因用为美酒新曲欢乐之典。宋.黄庭坚《寄贺方回》:“少游醉卧古藤下

  • 酌泉

    同“酌贪泉”。唐王维《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》:“谨当闭阁以思政,酌泉以励心。”【词语酌泉】   汉语大词典:酌泉

  • 袭箕裘

    同“袭冶承弓”。宋楼钥《送张子宓分教澧阳》诗:“君家世为儒,青箱袭箕裘。”

  • 严将军头

    《三国志.张飞传》:“〔张飞〕至江州,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,生获颜。飞呵颜曰:‘大将军,何以不降而敢拒战?’颜答曰:‘卿等无状,侵夺我州,我州但有断头将军,无有降将军也。’”后以“严将军头”喻指坚强不屈

  • 玉女披衣

    南朝梁任昉《述异记》:“梁乡西津有玉女冈。天当雨,辄先涌五色气于石间。俗谓玉女披衣。”又据宋乐史《太平寰宇记》:“玉女峰,《舆地记》云:‘岗,天将雨,石间即涌出五色云气。百姓咸云:玉女披衣。’”玉女峰

  • 胆落温御史

    唐代李祐畏惧温造弹劾的话。《新唐书.温造传》:“李祐拜大金吾,违诏进马。造正衙抨劾。祐曰:‘吾夜入蔡州擒吴元济。未尝心动,今日胆落于温御史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