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庆父不死,鲁难未已

庆父不死,鲁难未已

原作“不去庆父,鲁难未已”。意为不除掉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,国家就不能安定。公元前662年鲁庄公死后,庆父串通鲁庄公夫人哀姜,先后杀死继位国君公子般和公子启方(即鲁闵公)。引起鲁国臣民公愤。次年,中原霸主齐桓公听说鲁国内乱,派大夫仲孙湫去了解情况。仲孙湫回国报告说:“不去庆父,鲁难就不会停止。”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闵公元年》:“仲孙归曰:‘不去庆父,鲁难未已。’公曰:‘若之何而去之?’对曰:‘难不已,将自毙,君其待之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李密传》:“出为温令,而憎疾从事,尝与人书曰:‘庆父不死,鲁难未已。’” 《毛泽东选集》4卷:“庆父不死,鲁难未已。战犯不除,国无宁日。”


其他 庆父,春秋时鲁庄公弟弟。鲁,春秋时诸侯国之一,在今山东省。庆父不死掉,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终止。泛指罪恶魁首不除,祸乱不会结束。语本《左传·闵公元年》:庆父为夺取王位,先后杀掉两个国君。鲁大夫仲孙归说:“不去庆父,鲁难未已。”毛泽东《南京政府何处去?》:“~。战犯不除,国无宁日。这个真理,难道现在还不明白么?”※父,不读作fù。△用于表示斗争方面。


【词语庆父不死,鲁难未已】  成语:庆父不死,鲁难未已汉语词典:庆父不死,鲁难未已

猜你喜欢

  • 木榻穿

    源见“管宁榻”。形容高士不慕荣华,甘于淡泊生活。元虞集《次韵伯庸尚书春暮游七祖真人庵兼简吴宗师》之四:“高情总付珠帘卷,危坐空馀木榻穿。”【词语木榻穿】   汉语大词典:木榻穿

  • 鸣琴讼阁

    源见“鸣琴化治”。称美县令善理政事,从容而治。清方文《从兄浣叟令昌化又摄临安将迁余杭赋此赠之》之三:“鸣琴讼阁水潺潺,便摄邻封亦自闲。”

  • 蚤虱

    唐李延寿《南史.文学.卞彬》:“彬颇饮酒,摈弃形骸,仕既不遂,乃著《蚤虱》、《蝎虫》、《蝦蟆》等赋,皆大有指斥。其《蚤虱赋序》曰:‘余居贫,布衣十年不制,一袍之缊,有生所托,资其寒暑,无与易之……故苇

  • 羊车不见

    源见“羊车到”。见不到帝王乘的羊车。表示宫怨。金王若虚《宫女围棋图》诗:“尽日羊车不见过,春来雨露向谁多?”

  • 不见睫毛

    西汉.司马迁撰《史记.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当楚威王之时,越北伐齐,齐威王使人说越王……齐使者曰:‘幸也越之不亡也!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,见豪(同耗)毛而不见其睫也。今王知晋之失计,而不自知越之过,是目论也

  • 掷巾为桥

    五代.高彦休《唐阙史》:“有崔生者,入山遇仙女为妻。久之还家,得隐形符,乃潜宫禁中,为术士所知,追捕甚急,生逃往山中。追者在家。(生)隔涧见其妻告之,妻掷其头巾,成五色虹桥,生过即灭,追不及矣。”《太

  • 当门兰

    《三国志.周群传》:“裕(张裕)又私语人曰:‘岁在庚子,天下当易代,刘氏祚尽矣。主公得益州,九年之后,寅卯之间当失之。’人密白其言……先主常衔其不逊,加忿其漏言,乃显裕谏争汉中不验,下狱,将诛之。诸葛

  • 疑虎将

    源见“射石饮羽”。指汉李广等。唐韩琮《兴平县野中得落星石移置县斋》诗:“几逢疑虎将,应逐犯牛仙。”

  • 拥鼻咏

    同“拥鼻吟”。清赵执信《何樊圃携庆自西山返各述所历因忆湖山旧游》诗:“君能抵掌谈,儿能拥鼻咏。”

  • 铜街

    源见“铜驼陌”。指铜驼街。借指繁华游乐之区。南朝 梁沈约《丽人赋》:“狭斜才女,铜街丽人。”唐武平一《饯唐永昌》诗:“寄谢铜街攀柳日,无忘粉署握兰时。”【词语铜街】   汉语大词典:铜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