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我见犹怜

我见犹怜

世说新语.贤媛》:“桓宣武(桓温)平蜀,以李势妹为妾,甚有宠,常著斋后。主(据《续晋阳秋》说,温娶明帝女南康公主为妻)始不知。既闻,与数十婢拔白刃袭之,正值李梳头,发委藉地,肤色玉曜,不为动容,徐曰:‘国破家亡,无心至此,今日若能见杀,乃是本怀。’主惭而退。”下又注引南朝宋虞通之《妒记》曰:“温平蜀,以李势女为妾。郡主凶妒,不即知之。后知,乃拔刀往李所,因欲斫之。见李在窗梳头,姿容端丽,徐徐结发,敛手向主,神色娴正,辞甚悽惋。主于是掷刀前抱之曰:‘阿子,我见汝亦怜,何况老奴。’遂善之。”此事又见《六帖》卷十七引《妒记》。

李势之女淑美能言,几句话便感动了南康长公主,使她消除了妒忌之心,使嫡庶相善。后形容女子姿容美丽,举止楚楚动人为“我见犹怜”,本此。这个典故虽无一般的词语意义,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常常可以被借用,以形容女子美妙动人。唐.罗虬《比红儿诗》:“髻绾浓云立曙轩,我来犹爱不成冤。当时若见红儿貌,未必相看有此言。”(《香艳丛书》第三集)《聊斋志异.香莲》:“莲曰:‘窈娜如此,妾见犹怜,何况男子?’”

鲁迅《准风月谈.登龙术拾遗》:“但其为文人也,又必须是唯美派,试看王尔德遗照,盘花钮扣,镶牙手杖,何等漂亮,人见犹怜。而况令阃(令阃,即“尊夫人”之意。古时妇女居住的内室也称为阃,故后多用作妇女的代称)。”鲁迅先生在此用这个典故,是对“唯美派”的讽刺挖苦。


主谓 犹,尚;怜,爱。我见了,尚且觉得可爱。多指女子姿态动人,惹人喜爱。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贤媛》:“桓武帝平蜀……主惭而退。”刘孝标注引《妒记》:“温平蜀,以李势女为妾。郡主(桓温妻)凶妒,不即知之。后知,乃拔刀往李所,因欲斫之,见李在窗梳头,姿貌端丽,徐徐结发,敛手向主,神色闲正,辞甚凄惋,主于是掷刀前抱之曰:‘阿子,我见犹怜,何况老奴!’遂善之。”《聊斋志异·巧娘》:“妪拜致主命。见三娘,惊曰:‘此即吾家小主妇耶? ~,何怪公子魂思而梦绕之。’”△褒义。用于描写女子姿态美丽。→婀娜多姿 绰约多姿 ↔丑态百出 穷形怪相


【词语我见犹怜】  成语:我见犹怜汉语词典:我见犹怜

猜你喜欢

  • 山阳宅

    源见“山阳笛”。喻称亡友故居。唐武元衡《经严秘校维故宅》诗:“掩泪山阳宅,生涯此路穷。”

  • 贵耳贱目

    重视耳所闻,轻视眼所见。形容人轻信传闻,却忽视亲眼目睹的事实。汉代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若客所谓,末学肤受,贵耳而贱目者也。”并列 相信道听途说的,而不信亲眼所见的事实。语出汉·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若客所谓

  • 别恨深浦

    同“别君南浦”。宋钱惟演《荷花》诗:“别恨抛深浦,遗香逐画桡。”

  • 继火

    《左传.庄公二十二年》:“陈人杀其大子御寇,孙公子完与颛孙奔齐。……齐侯使敬仲为卿,辞……使为工正。饮桓公酒,乐。公曰:‘以火继之。’对曰:‘臣卜其昼,未卜其夜,不敢。’”陈国人杀死了太子御寇,陈公子

  • 树蒺藜

    参见:树桃李

  • 二鲍纠慝

    《后汉书.鲍永传》:“鲍永字君长,上党屯留人也。”“建武十一年,征为司隶校尉。帝叔父赵王良尊戚贵重,永以事劾良大不敬,由是朝廷肃然,莫不戒慎。乃辟扶风鲍恢为都官从事,恢亦抗直不避强御。帝常曰:‘贵戚且

  • 火生莲

    《维摩经.佛道品》:“火中生莲花,是可谓稀有。在欲而行禅,稀有亦如是。”后因以“火生莲”喻虽身处烦恼中而能解脱,达到清凉境界。唐白居易《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》:“浮荣水划字,真谛火生莲。”【词语火生莲】

  • 凫飞

    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指县令上任或离去。宋刘克庄《送薛明府》诗:“只恐凫飞后,民间事事新。”【词语凫飞】   汉语大词典:凫飞

  • 人,有生之最灵者也

    见〔人为万物之灵〕。

  • 褚先生

    唐.韩愈《毛颖传》:“颖与绛人陈玄,弘农陶泓,及会稽楮先生友善。”韩愈以物拟人,称笔为毛颖,纸为楮先生。后人将这个典故引为纸的代称。宋.释文珦《野老》诗:“交游木上座,疏阔楮先生。”【词语褚先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