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拔山扛鼎

拔山扛鼎

形容项羽力气大。比喻英雄义士遭到失败的可悲下场。项羽(前232年——前202年),名籍,字羽,下相(今江苏宿迁西南)人。楚国贵族出身。因叔父项梁在家乡杀了人,为躲避灾祸,随叔父来到吴中(泛指今太湖流域一带)。当时,项羽20多岁,身高八尺多,长得体强力壮,能把几百斤重的鼎举起来。后来,项羽起兵反秦,又同刘邦争霸天下,奋战了8年,最后被刘邦军包围在垓下(今安徽灵璧南)时,自己作诗道:“力能拔山气概盖世……”并认为天时对他不利,也无可奈何。此典又作“力可扛鼎”、“扛鼎雄”、“扛鼎士”、“举鼎拔山”、“拔山举鼎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7《项羽本纪》295、296、333页:“项籍者,下相人也,字羽。……籍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。”“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‘力拔山兮气盖世,……’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陆机《百年歌》:“三十时,行成名立有令闻,力可扛鼎志干云。” 宋·苏轼《安期生》:“难堪据床洗,宁挹扛鼎雄。” 宋·刘克庄《摸鱼儿》:“千载后,君试看拔山扛鼎俱乌有,英雄骨朽。” 宋·吴迈远《长别离》:“楚有扛鼎士,出门不得归。” 元·金仁杰《萧何月夜追韩信》:“恁时节喑呜叱咤难开口,便举鼎拔山怎脱身。” 元·无名氏《暗渡陈仓》头折:“拔山举鼎兴王业,赳赳威风谁敢敌。” 清·李渔《秦淮健儿传》:“尝叹曰:‘世人皆不足敌,但恨生千载后,不得与拔山扛鼎之雄一较胜负耳!’” 清·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1回:“一个人被鸦片束缚住了,任你是拔山举扛的英雄,铜浇铁铸的罗汉,只要烟瘾一发,顿时骨软筋酥,连一些气力都没有。”


见“拔山举鼎”。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卷78:“力则~,倒曳九牛;诵则一日万言,五行俱下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 (项)籍长八尺余,力能扛 (gang) 鼎,才气过人,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。”又“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‘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……’”《汉书·项籍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项籍 (字羽) 身高八尺多,力气能举起鼎来,同时才气过人,吴地的年轻子弟们都很敬畏他。另外,他在被刘邦军围于垓下时,自己作诗道:“力能拔山气概盖世,……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力大无穷;或用来借称项羽。

【典形】 拔山扛鼎、扛鼎士、扛鼎雄、举鼎拔山、力可扛鼎、拔山举鼎、力扛鼎。

【示例】

〔拔山扛鼎〕 宋·刘克庄 《摸鱼儿》:“千载后,君试看拔山扛鼎俱乌有。英雄骨朽。”

〔扛鼎士〕 宋·吴迈远《长别离》:“楚有扛鼎士,出门不得归。”

〔扛鼎雄〕 宋·苏轼《安期生》:“难堪据床洗,宁挹扛鼎雄。”

〔举鼎拔山〕 元·金仁杰《萧何月夜追韩信》:“恁时节喑呜叱咤难开口,便举鼎拔山怎脱身。”

〔力可扛鼎〕 晋·陆机《百年歌》:“三十时,行成名立有令闻,力可扛鼎志干云。”


【词语拔山扛鼎】  成语:拔山扛鼎汉语词典:拔山扛鼎

猜你喜欢

  • 镜照胆

    源见“秦庭朗镜”。喻洞察幽微。清王士禛《秦镜词为袁松篱作》诗:“守宫注臂镜照胆,三十六年君不知。”

  • 鹤怨

    南朝.齐.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使我高霞孤映,明月独举;青松落荫,白云谁侣?磵户摧绝无与归,石径荒凉徒延伫。至于还飙入幕,写雾出楹,蕙怅空兮夜鹤怨,山人去兮晓猿惊。”据《文选》五臣注本中吕向的说法:南

  • 折腰役

    同“折腰吏”。役,差役。唐白居易《北亭》诗:“惭无出尘操,未免折腰役。”按,作者时被贬为江州司马。【词语折腰役】   汉语大词典:折腰役

  • 傅岩访贤

    汉.司马迁《史记.殷本纪》:“帝武丁即位,思复兴殷,而未得其佐。三年不言,政事决定于冢宰,以观国风。武丁夜梦得圣人,名曰说。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,皆非也。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,得说于傅险(亦作岩)中。是

  • 顾犬补牢

    《战国策.楚策四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后因以“顾犬补牢”比喻时机当前,急谋对策或事情出了差错,宜及时设法补救。梁启超《〈日本国志〉后序》:“后之视今,犹今之视昔,顾犬补牢

  • 凡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

    凡人:平常人,一般人。貌相:从人的外貌上去判断、辨识。 辨识一个人,不能光看外貌;人的内在涵蕴很深,就像海水那样不可能用升斗去测量。语出元.无名氏《小尉迟》二折:“老将军,古语有云:‘凡人不可貌相,

  • 醉习家

    源见“山公醉酒”。指名苑游宴。唐李峤《池》诗:“彩棹浮太液,清觞醉习家。”

  • 党同伐异

    原意是指以门户之见排斥打击异己,今指宗派主义严重。东汉桓帝时期,宦官专权,朝政黑暗,陈蕃、李膺等遂联合太学生抨击宦官。东汉政府先后制造了两次党锢之祸,对这些政治上的异己势力进行打击。《后汉书·党锢列传

  • 笼街喝道

    形容仪仗、气派之威风。出自唐人温造的事迹。温造(766-835年)字简舆,河内(今河南沁阳)人。长庆元年,授京兆府司马参军,历任殿中侍御史、起居舍人、御史中丞等职。其人性格骄横,若有人稍许触犯,即便是

  • 阳台一片云

    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喻指所欢爱的人。唐骆宾王《忆蜀地佳人》诗:“莫怪常有千行泪,只为阳台一片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