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探骊得珠

探骊得珠

庄子.列御寇》:“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,(用蒿草编成帘子,卖钱以养活自家),其子没于渊,得千金之珠。其父谓其子曰:‘取石来锻(用锤来敲击)之。夫千金之珠,必在九重之渊,而骊龙颔下,子能得珠者,必遭其唾也。使骊龙而寤,子尚奚微之有哉?’”

古代寓言说深渊中有骊龙,颔下有千金之珠,想得到极难。后以“探骊得珠”指作诗文能抓住命题蕴含的精旨要义。

唐.刘禹锡《答乐天所寄咏怀,且释其枯树之叹》诗:“骊龙颔被探珠去,老蚌胚还应月生。”《古今诗话.探骊得珠》:“元稹、刘禹锡、韦楚客同会乐天舍,各赋《金陵怀古》,刘诗先成,白曰:‘四人探骊,子先获珠,所余鳞角何用?’三公乃遂罢作。”罗隐《谢郑长官》诗:“镂笔才清,探骊价重。”


并列 骊,古指黑色的龙。在九重深渊骊龙颔下摘来宝珠。后比喻行文能扼要,抓中关键。语本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,其子没于渊,得千金之珠。其父谓其子曰:‘取石来锻之。夫千金之珠,必在九重之渊,而骊龙颔下,子能得珠者,必遭其睡也。使骊龙而寤,子尚奚微之有哉。’”高阳《粉墨春秋》5回:“汪精卫的演讲,在党国要人中考第一,往往一上来就~,几句话便能吸引全场的注意力。”△现多用于吟诗作文切中要害,深得命题精髓。


【词语探骊得珠】  成语:探骊得珠汉语词典:探骊得珠

猜你喜欢

  • 云泥之差

    同“云泥之别”。郭沫若《石鼓文研究.古拓二种之比较》:“举与民国八年上海艺苑真赏社所印行安氏别本相比较,固大有云泥之差,而视‘天一阁本’亦远有上下床之别。”见“云泥之别”。郭沫若《石鼓文研究·古拓二种

  • 城边二顷田

    同“城南二顷田”。明姚夔《恩荣十绝.荣食天禄》:“信知书有千钟粟,绝胜城边二顷田。”

  • 釜中之鱼

    源见“鱼游沸鼎”。比喻处于死亡边缘的人或事物。《元史.王荣祖传》:“彼小国负险自守,釜中之鱼,非久自死。”《古今小说.杨八老越国奇逢》:“杨八老和一群百姓们,都被倭奴擒了,好似瓮中之鳖,釜中之鱼。”偏

  • 幸灾乐祸

    形容心怀恶意,视他人危难为快乐。公元前647年,晋国发生灾荒,秦国贷粮给了晋国。过了一年,秦国也闹灾荒,要求向晋国买粮食,晋惠公却不答应。晋大夫庆郑劝道,背弃秦国对我们以往的恩惠,秦国就不会再亲近我们

  • 视履

    《周易.履卦》:“上九,视履考祥,其旋元吉。”三国魏.王弼注:“祸福之祥,生乎所履处,履之极履道成矣。故可视履而考祥也。”唐.孔颖达疏:“祥谓徵祥。上九处履之极履,道已成,故视其所履之行,善恶得失,考

  • 连篇累帙

    同“连篇累牍”。明 李东阳《明故资善大夫黎公先生行状》:“楷法遒整,自习业至公牍,连篇累帙,多不可纪数。”见“连篇累牍”。明·李东阳《明故资善大夫黎公先生行状》:“楷法遒整,自习业至公牍,~,多不可纪

  • 华阴葬

    源见“鸟哭杨震”。指忠臣之冤昭雪后隆重的葬礼。清顾炎武《哭杨主事廷枢》诗:“他日大鸟来,同会华阴葬。”

  • 畸民

    同“畸人”。清魏源《〈皇朝经世文编〉叙》:“故鸠聚本朝以来硕公、庞儒、俊士、畸民之言,都若干篇。”【词语畸民】   汉语大词典:畸民

  • 乘兴而来,尽兴而返

    兴:兴致。趁着当时的兴致而来,兴致没有时便返回去。多指高高兴兴地来到,尽兴之后回去,意为不虚此行。王徽之(?一388年),字子猷,王羲之之子。狂放不羁,为桓温参军,不综府事。又为桓冲骑兵参军,不知马有

  • 披裘负薪

    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十:“吴延陵季子(即吴公子季札)游于齐,见遗金,呼牧者取之。牧者曰:‘子居之高视之下,貌之君子而言之野也。吾有君不君,有友不友,当暑衣裘君岂取金者乎?’延陵季子知其为贤者,请问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