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推敲

推敲

宋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》卷十九引《刘公嘉话录》(按:《刘宾客嘉话录》原名《刘公嘉话录》,为唐韦绚撰):“

(贾)岛初赴举京师,一日于驴上得句云:‘鸟宿池边树,僧敲月下门。’始欲着‘推’字,又欲着‘敲’字,练之未定,遂于驴上吟哦,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,岛不觉冲至第三节(节,这里应指旌节,即古时官吏出行时的仪仗)。左右拥至尹前,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。韩立马良久,谓岛曰:‘作敲字佳矣。’”此事又见五代何光薳《鉴戒录》八“贾忤旨”、宋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》。

唐人贾岛作诗炼字推敲不定,碰到韩退之,才帮他选定“敲”字。后因称反复斟酌字句为“推敲”,引申也可以指对问题的勘酌与研究。明.吴炳《画中人》传奇“之任”:“(小旦)问他也总是不明白的。枉费推敲,喉间格格浑难了。”清.孔尚任《桃花扇》传奇《投辕》:“你的北来意费推敲。”


【典源】 五代·何光远《鉴戒录》卷八:“ (贾岛) 自是往往独语,旁若无人。或闹市高吟,或长街啸傲。忽一日于驴上吟得‘鸟宿池中树,僧敲月下门。’初欲著推字,或欲著敲字,炼之未定。遂于驴上作推字手势,又作敲字手势,不觉行半坊,观者讶之,岛似不见。时韩吏部权京兆尹,意气清严,威振紫陌。经第三对呵喝,岛但手势未已,俄为宦者推下驴,拥至尹前,岛方觉悟,顾问欲责之,岛具对。‘偶得一联,吟安一字未定,神游诗府,致冲大官,非敢取尤,希垂至鉴。’韩立马良久,思之,谓岛曰:‘作敲字佳矣。’遂与岛并辔语笑,同入府署,共论诗道,数日不厌,因与岛为布衣之交。”

【今译】 唐代诗人贾岛苦心吟诗。一次,他在京城中骑驴吟得:“鸟宿池中树,僧敲月下门”一联,其中用“推”字还是用“敲”字,一时斟酌未定。于是边行边以手作“推”、“敲”姿势,不觉冲撞京兆尹韩愈仪仗。韩愈询问,贾岛如实说明原委,韩愈思考后告诉他:“还是用敲字为佳。”二人于是同入官府论诗,结为诗文之交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反复斟酌锤炼诗文词句; 也用以指对某种情况再三分析权衡。

【典形】 出手推敲、韩公知、炼推敲、推敲字、引手作推敲。

【示例】

〔出手推敲〕 宋·陈师道《骑驴》:“出手推敲宁避尹,题门吟咏不逢人。”

〔韩公知〕 豢·王摅《上宋蓼天少宰》:“昔者贾岛长安市,苦吟曾遇韩公知。”

〔炼推敲〕 宋·陆游《四月二十三日作》:“款门僧亦绝,无句炼推敲。”

〔推敲字〕 元 · 马致远 《湘妃怨》:“吟诗未稳推敲字,为西湖捻断髭。”


【词语推敲】   汉语词典:推敲

猜你喜欢

  • 行雨朝云

    楚王梦巫山神女事。《文选.宋玉.高唐赋序》:“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,望高唐之观,其上独有云气,崪兮直上,忽兮改容,须臾之间,改化无穷。王问玉曰:‘此何气也?’玉曰:‘所谓朝云者也。’王曰:‘何

  • 熊丸之教

    《新唐书.柳仲郢传》载:柳仲郢幼嗜学,其母曾和熊胆丸使夜吞咽,以苦志提神。后以“熊丸之教”为贤母教子的典故。明 吾丘瑞《运甓记.剪发延宾》:“夜烛青藜,敢愧熊丸之教。”

  • 尧庭草

    源见“指佞草”。传说中能识别奸佞的草。唐崔涂《寄舅》诗:“须信尧庭草,犹能指佞人。”

  • 穆生谢病

    同“穆逃楚难”。元朱希晦《秋兴》诗:“穆生谢病先辞楚,张翰知机远忆吴。”

  • 子之所慎:斋、战、疾

    子:指孔丘。斋:斋戒。古代在祭祀之前,不喝酒,不吃葱蒜,不与妻妾同居,叫做斋戒。 孔子所谨慎小心的事有三样:斋戒,战争,疾病。语出《论语.述而》:“子之所慎:齐(斋),战,疾。”明.李贽《焚书.杂述

  • 案举齐眉

    源见“举案齐眉”。谓妻子敬爱丈夫。元 童童学士《新水令.念远》词:“案举齐眉,带绾同心,钗留结发。”【词语案举齐眉】  成语:案举齐眉

  • 夜半深池

    源见“盲人骑瞎马”。形容处境非常危险。清王夫之《广遣兴》诗之四十四:“障泥拼取前溪滑,夜半深池纵瞎缰。”

  • 倡随

    同“随唱”。清 珠泉居士《续板桥杂记.丽品》:“兹闻倡随相得,笔耕针耨,称嘉耦焉。”【词语倡随】   汉语大词典:倡随

  • 刘郎重到

    源见“前度刘郎”。形容人去而复来。宋周密《探芳信.西泠春感》词:“向水院维舟,津亭唤酒,叹刘郎重到,依依谩怀旧。”

  • 人那得知

    《世说新语.品藻》:“谢公问王子敬:‘君书何如君家尊?’答曰:‘固当不同。’公曰:‘外人论殊不尔。’王曰:‘外人那得知?’”南朝梁.刘孝标注引宋明帝(刘彧)《文章志》:“献之善隶书,变右军法为今体。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