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数典忘祖

数典忘祖

比喻忘本。公元前527年,晋国以荀跞、籍谈为正、副使节,到洛阳去参加穆后的葬礼。安葬完毕,除去丧服,周景王设宴招待荀跞一行。席间,周天子问,诸侯都有礼器进贡王室,何以晋国独无。荀跞让副使籍谈回答。籍谈即以晋国受封时王室未曾赐给明德之器与地近戎狄、远于王室为理由回答了周天子。周天子当面一一驳斥。他历数成王封唐叔、襄王赐文公等许多历史事实说明王室对晋国曾屡有封赠和赏赐。而且,他还指出,籍谈高祖曾掌晋国典籍,遂以籍为姓而世守其官。并讥评他虽是司典之后,但却数典而忘其祖。籍谈不能回答,宴会遂不欢而散。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:“十二月,晋荀跞如周,葬穆后,籍谈为介。既葬除丧,以文伯宴,樽以鲁壶。王曰:‘伯氏,诸侯皆有以镇抚王室,晋独无有,何也?’文伯揖籍谈。……籍谈不能对。宾出,王曰:‘籍父其无后乎,数典而忘其祖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袁枚《与钱竹汀书》:“枚祖籍慈溪,为兄部民,因生长杭州,数典忘祖。”


连动 典,典籍。①查数着典籍,却忘记了祖先的职守。比喻忘本。语本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:“周景王曰:‘诸侯皆有以镇抚王室,晋独无有,何也?’文伯揖籍谈,对曰:‘晋居深山,戎狄与之邻,远于王室,拜戎不暇,何以献器?’王历举旧典以折之曰:‘女司典之后也,何故忘之?’”祖慰《祖慰的怪味小说》:“想伟大,结果是灭亡,~的人就是得了精神癌的人。”②比喻对祖国的历史无知。清·赵翼《廿二史札记》卷1:“史迁用之《秦本纪》后,最为切当……班固又于陈涉、项羽传后引此及史迁所论项羽者,以作二人传赞,未免数典而忘其祖也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比喻忘记事物的根本、缘由。↔言不谙典


【词语数典忘祖】  成语:数典忘祖汉语词典:数典忘祖

猜你喜欢

  • 剪烛西窗

    唐.李商隐《夜雨寄北》:“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;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”诗人身居他乡,深切想念远方的妻子,以盼“共剪西窗烛”表示渴望团聚的心情。后以“剪烛西窗”泛指亲友之间相聚畅谈

  • 谦逊下士

    汉.班固《汉书.韦玄成传》:“少好学,修父业,尤谦逊下士。”下士:屈己尊人。因以“谦逊下士”形容态度谦和,尊重有才学而比自己地位低的人。清.曹雪芹《红楼梦》一〇回:“昨因冯大爷示知,大人家第谦恭下士,

  • 西颦东效

    源见“东施效颦”。比喻以丑陋学美好而愈显其丑。清无名氏《少年登场》:“西颦东效,没来由把国民价值扫地尽了。”见“东施效颦”。清·无名氏《少年登场》:“~,没来由把国民价值扫地尽了。”【词语西颦东效】

  • 隐居放言

    避世隐居,任意高谈阔论。《论语.微子》:“谓虞仲、夷逸,隐居放言,身中清,废中权。”身中清:指他们的行为符合廉洁之道。废中权:指他们处在乱世则自己废弃免祸,符合权变之道。

  • 孟织

    同“孟母断机”。唐黄滔《祭钱塘秦国太夫人》:“训逾孟织,智迈谢围。”【词语孟织】   汉语大词典:孟织

  • 箕濮

    晋.皇甫谧《高士传.许由》:“由于是遁而耕于中狱,颍水之阳,箕山之下。”又《左传.哀公二十七年》:“庄周垂钓于濮。”因尧时高士许由隐于箕山、周末庄周钓于濮水,两人皆志在隐遁避世。后世因以“箕濮”作为退

  • 失旦鸡

    《三国志.吴书.周瑜传》:“窃惟陛下钦明稽古,隆於兴继,为胤(周瑜幼子)归诉,乞匄(gài乞求,给予。)余罪,还兵复其爵,使失旦之鸡,复得一鸣,抱罪之臣,展其后效。”周瑜死后,他的幼子胤因罪徙卢陵郡。

  • 怀砖之俗

    喻风俗轻薄,人情势利,翻脸无情。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》卷二:“太傅李延实者,庄帝舅也。永安年中除青州刺史。临去,奉辞,庄帝谓实曰:‘怀砖之俗,世号难治,舅宜好用心,副朝廷所委。’……时黄门侍郎杨宽在

  • 苏鬼

    《战国策.楚策三》:“苏秦之楚,三日乃得见乎王。谈卒,辞而行。楚王曰:‘寡人闻先生,若闻古人。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,曾不肯留,愿闻其说’。对曰:‘楚国之食贵于玉,薪贵于桂,谒者难得见如鬼,王难得见

  • 汉人流麦

    同“高凤漂麦”。汉人,指高凤。南朝梁元帝《与学生书》:“汉人流麦,晋人聚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