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斗酒彘肩

斗酒彘肩

参见“鸿门彘肩”。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于是张良至军门,见樊哙。樊哙曰:‘今日之事何如?’良曰:‘甚急。今者项庄拔剑舞,其意常在沛公也。’哙曰:‘此迫矣,臣请入,与之同命。’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。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,樊哙侧其盾以撞,卫士仆地,哙遂入,披帷西向立,瞋目视项王,头发上指,目眦尽裂。项王按剑而跽 (ji) 曰:‘客何为者?’张良曰:‘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。’项王曰:‘壮士,赐之卮酒。’则与斗卮酒。哙拜谢,起,立而饮之。项王曰:‘赐之彘肩。’则与一生彘肩。樊哙覆其盾于地,加彘肩上,拔剑切而啗之。项王曰:‘壮士,能复饮乎?’樊哙曰:‘臣死且不避,卮酒安足辞!’”《史记·樊郦滕灌列传》、《汉书·樊哙传》亦载,文大略同。

【今译】 楚汉相争时,项羽在鸿门设宴请沛公刘邦,计划在宴会上杀他。席上项庄拔剑起舞,想乘机刺杀刘邦,情势危急。张良至营门告诉樊哙,樊哙即持盾撞倒卫士闯入,目瞪项羽,怒发上指,项羽按剑戒备,问是谁? 张良说是刘邦的陪乘樊哙。项羽赐樊哙斗酒和生猪腿,樊哙一饮而尽,将猪腿放在盾上,用剑切着吃,并表示决不怕死 樊哙的言行震慑了项羽,使其谋害刘邦的计划未能实现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言行豪壮,勇敢无畏。

【典形】 斗酒彘肩、鸿门一彘肩、咀彘肩、彘肩酒、割彘肩、噉彘肩。

【示例】

〔斗酒彘肩〕 宋·刘过《沁园春·寄辛承旨》:“斗酒彘肩,风雨渡江,岂不快哉!”

〔鸿门一彘肩〕 清·王夫之《读甘蔗生遣兴诗》:“婷婷三尸队, 且噉鸿门一彘肩。”

〔咀彘肩〕 晋·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樊抗愤以卮酒,咀彘肩以激扬。”

〔彘肩酒〕 宋·陆游《遣兴》:“壮心易尽彘肩酒,义气肯贪熊掌鱼。”


【词语斗酒彘肩】  成语:斗酒彘肩

猜你喜欢

  • 蓬莱闭庐

    同“蓬蒿满中园”。清黄景仁《杂咏》之二:“不见张仲蔚,蓬莱深闭庐。”

  • 散马休牛

    源见“归马休牛”。谓不兴战事。南朝 陈徐陵《为陈主答周主论和亲书》:“虽毁戈铸戟,未拟上皇;散马休牛,载怀偃伯。”并列 表示停止战争。语本《尚书·武成》:“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。”南朝陈·徐

  • 扬州路

    源见“扬州梦”。又唐杜牧《赠别》诗之一:“娉娉袅袅十三馀,豆蔻梢头二月初。春风十里扬州路,卷上珠帘总不如。”后因以“扬州路”指风流繁华之地。宋吴文英《风流子.芍药》词:“温柔酣紫曲,扬州路、梦绕翠盘龙

  • 放金鸡

    同“金鸡放赦”。清宋琬《舟中怀米吉士作长歌寄之》诗:“一朝阊阖放金鸡,狂呼稽首天王圣。”

  • 迎新送旧

    迎接新的,送走旧的。原指人事的更迭。语本《东观汉记.陈忠传》:“语云:迎新千里,送旧不出门。”也用以形容妓女生涯。见“送故迎新”。《后汉书·左雄传》:“自是选代交互,令长月易,~,劳扰无已。”旧时也用

  • 悲泉

    《淮南子.天文训》:“〔日〕至于悲泉,爰止其女,爰息其马,是谓悬车,至于虞渊,是谓黄昏。”“悲泉”,古代传说中的水名。后以指日落处。亦喻时光易逝。晋陶潜《岁暮和张常侍》:“市朝凄旧人,骤骥感悲泉。”清

  • 青云志

    源见“青云自致”。指远大志向。唐张九龄《照镜见白发》诗:“宿昔青云志,蹉跎白发年。”【词语青云志】   汉语大词典:青云志

  • 蒙汜

    《文选.张衡〈西京赋〉》:“日月于是乎出入,象扶桑与蒙汜。”薛综注引《楚辞》:“出自阳谷,入于蒙汜。”本指日落之处,后用以喻垂暮之年。南朝 梁江淹《杂体诗.效郭璞游仙》:“永得安期术,岂愁蒙汜迫。”【

  • 不见可欲,使心不乱

    不看见足以引起欲望的事物,使心思不被扰乱。 古代道家主张“无为”、“无欲”保持心灵的纯朴。语出《老子》三章:“不见可欲,使民心不乱。”唐.张廷珪《因旱上直言疏》:“去奇技淫巧,捐和璧隋珠,不见可欲,

  • 珠辞掌上

    源见“掌上明珠”。谓儿女离别疼爱自己的父母。多指女儿出嫁。唐沈佺期《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》诗:“玉就歌中怨,珠辞掌上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