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无何有之乡

无何有之乡

庄子.逍遥游》:“今子有大树,虑其无用,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,广莫之野。”成玄英疏:“无何有,言无有也。莫,无也。谓宽旷无人之处,不问何物,悉皆无有,故曰无何有之乡也。”后多用以指空洞虚幻的境界。宋苏轼《〈乐全先生文集〉叙》:“公今年八十一,杜门却扫,终日危坐,将与造物者游于无何有之乡。”也指仙境、梦境。郁达夫《文学上的阶级斗争》:“古今来这些艺术家所以要建设这无何有之乡,追寻那梦里的青花的原因,究竟在什么地方呢?”


偏正 指什么东西都没有的地方。后泛指空虚没有的境地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今子有大树,患其无用,何不树之于~,广莫(漠)之野。”△多用于指根本不存在的地方方面。→无影无踪 踪影全无 ↔有迹可寻 蛛丝马迹。 也作“无何有乡”。


【典源】 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今子有大树,患其无用,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,广莫 (漠) 之野。”又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,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,以出六极之外,而游无何有之乡,以处圹埌(lang) 之野。”

【今译】 庄子在与惠子论辩时说:“现在先生有大树,却忧虑它没有用途,为何不将它种在那虚无所有之地,那无边无际的原野上。”又天根向无名人请教如何治理天下,无名人说:“我正与造物者结友,当我厌倦之时,则乘虚渺之鸟,飞到六极之外,在虚无所有之地游玩,在空旷无边的原野中逍遥自在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虚幻空想的地方; 也用以借指梦乡、醉乡等。

【典形】 何有乡、无何、无何境、无何乡、无何有、亡何地、亡何乡、游无何、无何有乡、无何即是乡、无何是我乡。

【示例】

〔何有乡〕 宋·苏辙《病退》:“病根欲去真源在,昨夜梦游何有乡。”

〔无何〕 唐·白居易《读庄子》:“为寻庄子知归处,认得无何是本乡。”

〔无何境〕 宋·范成大《次韵朋元正夫夜歌》:“晓枕江更潮,俱堕无何境。”

〔无何乡〕 唐·窦参《登潜山观》:“既入无何乡,转嫌人事难。”

〔无何有〕 明·高启《立秋前三日过周南饮》:“三杯不觉已陶然,此身竟到无何有。”

〔亡何地〕 元·白朴《水龙吟》:“醉乡千古人行,看来直到亡何地。”

〔亡何乡〕 清·蒋士铨《象声》:“可怜绕帷之客用耳不用目,涂说道听亡何乡。”

〔游无何〕宋·苏轼《乔太傅见和复次韵答之》:“逝将游无何,岂暇读城旦。”


【词语无何有之乡】  成语:无何有之乡汉语词典:无何有之乡

猜你喜欢

  • 马上得天下

    指陆贾回答刘邦说:您在马上征战取得天下,难道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?后以此典比喻以武建国,以文治国。陆贾,楚国人,以门客身分跟随刘邦平定天下,被称为有口才之说客,他在高祖刘邦身边,时常出使诸侯。在刘邦即

  • 孙阁

    同“孙弘阁”。宋柳永《永遇乐》词:“且乘闲,孙阁长开,融尊盛举。”

  • 和商鼎

    源见“盐梅和鼎”。借以咏梅。唐羊士谔《东渡早梅一树岁华如雪酣赏成咏》:“晚实和商鼎,浓香拂寿杯。”

  • 挺而走险

    同“铤而走险”。清顾炎武《中宪大夫寇公墓志铭》:“当此众怒如水火之时,焉知不激之挺而走险,以成意外之患耶!”郭沫若《孔雀胆》三幕:“老百姓们是因为不能聊生,所以才挺而走险。”见“铤而走险”。郭沫若《孔

  • 池塘春草梦

    同“池塘草梦”。元 马需庵《满江红》词:“何处池塘春草梦,谁家院落梨花月?”

  • 山溜穿石

    山中的滴水,时闻长久可以穿石,比喻有志者只要坚持不懈,便能成功。汉代刘向《说苑.正谏》:“泰山之溜穿石,引绳久之,乃以栔木,水非石之钻,绳非木之锯也,而渐靡使之然。”栔:同“契”,刻。【词语山溜穿石】

  • 功败垂成

    亦作“功堕垂成”,“功废垂成”。功:功业,事业。垂:接近。成:成功。事业即将成功时遭到了失败。多含有惋惜之意。谢玄(343-388年),字幼度,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,谢安之侄,有经国才略。以谢安荐

  • 一榜京官

    宋太宗初即位,为笼络人心,将张齐贤等一起应试的同榜者全都授予京官事。张齐贤(943-1014年)宋曹州冤句(今山东曹县西北)人,字师亮。后举家迁居洛阳。宋太祖到洛阳巡视时,张齐贤以布衣献策马前,被召至

  • 千金牍背

    源见“牍背千金”。指冤狱。清赵翼《友人以家难系狱论罪悼之》诗之二:“三木囊头犹觅句,千金牍背岂成书?”

  • 望夫台

    同“望夫石”。唐李白《长干行》:“十五始展眉,愿同尘与灰。常存抱柱信,岂上望夫台!”明汤显祖《牡丹亭.婚走》:“叹孤坟何处是俺望夫台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