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曾母投杼

曾母投杼

杼(zhù注):织布机上来回穿织的线梭子。此典指曾参母亲听到多次流言,也扔掉织布线梭子而逃避。后以此典比喻人言可畏。曾参(前505年——前436年),又称曾子,字子舆。鲁国南武城(今山东费县)人。孔子学生,春秋末儒者。以孝著称。提出“吾日三省吾身”之修养方法。认为“忠恕”是孔子“一以贯之”思想。相传《大学》是他撰著,后被儒家尊为“宗圣”。从前曾参住在费城,鲁国有个与曾参同姓名之人杀了人,别人告诉曾参母亲说:“曾参杀死人。”他母亲正在织布,神色镇定自如;过一会,另一个人又来告诉她说:“曾参杀死人。”他母亲还是织布,神色还能镇定;过一会,又有一个告诉她说:“曾参杀死人。”他母亲丢下织布之线梭子,走下织布机,越墙逃跑了。凭着曾参之贤德和他母亲对他的信任,有三个人怀疑他而传来流言,他母亲也就当真害怕曾参杀死人。此典又作“谗言三至”、“谗言三及”、“慈母疑”、“曾参杀人”、“曾家机”、“投杼”、“三言移曾母”、“曾参错见”、“投梭贤母误”、“投杼母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71《樗里子甘茂列传》2311页:“昔曾参之处费,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,人告其母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织自若(原来样子,临事镇定)也。顷之(片刻),一人又告之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尚织自若也。顷又一人告之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投杼下机,逾(越过)墙而走。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信之也,三人疑之,其母惧焉。”

【例句】:

三国魏·曹植《当墙欲高行》:“众口可以铄金,谗言三至,慈母不亲。” 唐·李白《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》:“曾参岂是杀人者,谗言三及慈母惊。” 唐·李端《杂歌》:“伯奇掇蜂贤父逐,曾参杀人慈母疑。” 唐·韩愈《释言》:“市有虎,而曾参杀人,谗者之效也。” 唐·白居易《思子台有感》:“曾家机上闻投杼,尹氏园中见掇蜂。” 宋·徐铉《大宋左千牛卫上将军陇西公墓志铭》:“投杼致慈亲之惑,乞火无里妇之辞。” 宋·陈师道《谢傅监》:“三言移曾母,投杼公何如。” 元·白朴《墙头马上》:“赤紧的陶母熬煎,曾参错见,太公跋扈。” 明·徐渭《予寓圃亦产双瓜》:“投梭贤母误,避杖走儿狷。” 清·唐孙华《年家子杨位凝家贫出游不遂》:“尚闻投杼母,岂有下机妻。”


主谓 比喻流言可畏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权传》:“朕以不明,虽有~之疑,犹冀言者不信,以为国福。”△多用于流言传播方面。


【典源】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昔者曾子处费 (bi),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,人告曾子母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曾子之母曰:‘吾子不杀人。’织自若。有顷焉,人又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尚织自若也。顷之,一人又告之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惧,投杼 (zhu) 逾墙而走。夫以曾参之贤,与母之信也,而三人疑之,则慈母不能信也。” 《新序·杂事》亦载,费人作“郑人”。《史记·樗里子甘茂列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春秋时曾参 (字子舆) 住在费邑,费邑人中有与曾参同名同族的人杀了人,有人跑去告诉曾参母亲:“曾参杀了人。”曾母说:“我儿子不会杀人。”照旧织布。过了一会儿,又有人来告诉:“曾参杀了人。”曾母仍勉强织布。又过了一会儿,又有人来告诉她:“曾参杀了人。”曾母害怕,扔下织布梭子爬墙逃走。以曾参这样的贤人,与曾母这样了解儿子的人,有三个人来传告流言,就连慈母也不能不相信了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流言可畏。

【典形】 谗言三及、谗言三至、慈母疑,三言疑曾母、投梭贤母误、投杼、投杼母、曾家机、曾参错见、曾参杀人、投杼惑慈亲、曾参不杀人。

【示例】

〔谗言三及〕 唐·李白 《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》:“曾参岂是杀人者,谗言三及慈母惊。”

〔谗言三至〕 三国·曹植《当墙欲高行》:“众口可以铄金,谗言三至,慈母不亲。”

〔慈母疑〕 唐·李端《杂歌》:“伯奇掇蜂贤父逐,曾参杀人慈母疑。”

〔三言疑曾母〕 宋·陈师道《谢傅监》:“三言移曾母,投杼公何如。”

〔投梭贤母误〕 明·徐渭《予寓圃亦产双瓜》:“投梭贤母误,避杖走儿獧。”

〔投杼〕 宋·徐铉《大宋左千牛卫上将军陇西公墓志铭》:“投杼致慈亲之惑,乞火无里妇之辞。”

〔投杼母〕 清·唐孙华《年家子杨位凝家贫出游不遂》:“尚闻投杼母,岂有下机妻。”

〔曾家机〕 唐·白居易《思子台有感》:“曾家机上闻投杼,尹氏园中见掇蜂。”

〔曾参错见〕 元·白朴《墙头马上》:“赤紧的陶母熬煎,曾参错见,太公跋扈。”

〔曾参杀人〕 唐·韩愈《释言》:“市有虎,而曾参杀人,谗者之效也。”


【词语曾母投杼】  成语:曾母投杼汉语词典:曾母投杼

猜你喜欢

  • 眼中青白

    源见“青白眼”。指用眼色表示对人的尊敬或轻蔑。宋沈与求《维心方刊正三国史某以精笔遗之蒙饷大篇依元韵奉和》:“眼中青白世矜异,皮里阳秋谁顾瞻?”

  • 青陵怨

    源见“相思树”。指恩爱夫妻被拆散的悲怨。清周之琦《千秋岁引》词:“青陵怨长从化蝶,丹山梦远无归鹤。”

  • 炒栗

    《辽史.文学、肖韩家奴传》:辽代肖韩家奴尝掌栗园,有文名,为帝之诗友,“〔帝〕尝从客问曰:‘卿居外有异闻乎?’韩家奴对曰:‘臣惟知炒栗,小者熟,则大者必生;大者熟,则小者必焦,使大小均熟,始为尽美,不

  • 百年好事

    源见“百年之好”。指婚姻喜事。郭沫若《卓文君》三景:“你还是牺牲一切,替浪子做撮合山,你还是使浪子少犯几层罪过,成就你自己的百年好事呢?”偏正 婚姻大喜事。郭沫若《卓文君》3幕:“你还是牺牲一切,替浪

  • 肘石玉玺

    《后汉书.祭遵传》:“祭遵字弟孙,颍川颍阳人也。……初,丰(涿郡太守张丰)好方术,有道士言丰当为天子,以五彩囊裹石系丰肘,云石中有玉玺。丰信之,遂反。既执(捉,逮捕)当斩,犹曰:‘肘石有玉玺。’遵为椎

  • 觚不觚

    《论语.雍也》:“子曰:‘觚不觚,觚哉!觚哉!’”朱熹集注:“觚,棱也;或曰酒器,或曰木简,皆器之有棱者也。不觚者,盖当时失其制而不为棱也。觚哉,觚哉,言不得为觚也。”后因以“觚不觚”比喻事物名实不符

  • 金篦刮目

    《涅槃经.如来性品》:“如目盲人为治目故,造诣良医,是时良医即以金錍刮其眼膜。”又《周书.张元传》载:张元祖父丧明三年,元昼夜祈佛,经七日,“其夜梦见一老公,以金鎞治其祖目。谓元曰:‘勿忧悲也,三日之

  • 钟期耳

    同“钟期听”。唐常建《听琴秋夜赠寇尊师》诗:“何必钟期耳,高闲自可亲。”

  • 人生贵适志,何要名爵乎

    人生最难得的是顺适自己的志趣,而不需追求名誉官爵。《晋书.张翰传》:“翰因见秋风起,乃思吴中菰菜、莼羹、鲈鱼脍,曰:‘人生贵得适志,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!’”

  • 楚国纤腰

    同“楚宫细腰”。清黄遵宪《己亥杂诗》之二九:“窅娘侧足跛行苦,楚国纤腰饿死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