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望门投止

望门投止

形容人在窘迫之中,来不及选择生存之处,见到人家即要求藏起来。张俭(115-198年),字元节,山阳高平(今山东邹县)人。桓帝延熹八年(165年),张俭在任山阳东部督邮时,曾向朝廷揭发宦官侯览及其家属犯下的罪恶。不久,侯览党羽即告发张俭与同郡24人共为部党,朝廷即下令逮捕张俭。张俭被迫四处逃亡。所至之处,顾不得问明主人身分,即要求隐藏其家。由于人们敬仰张俭不畏权贵,所以也都愿意为他提供隐身之所,即使家破人亡也在所不惜。

【出典】:

后汉书》卷67第2210页,《党锢·张俭》:“俭得亡命,困迫遁走,望门投止,莫不重其名行,破家相容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谭嗣同《狱中题壁》:“望门投止思张俭,忍死须臾待杜根。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。”


连动 逃难或出奔时,见有人家,就去投宿,求得暂时存身。形容窘迫中暂求隐匿。语出《后汉书·张俭传》:“俭得亡命,困迫循走,望门投止,莫不重其名行,破家相容。”朱自清《论气节》:“那时逃亡的党人,家家愿意收留着,所谓‘~’,也可以见出人民的态度,这种党人,大家尊为气节之士。”△多用于描写处境的窘迫。


【典源】 《后汉书·党锢列传·张俭传》: 张俭字元节,“延熹八年,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。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,残暴百姓,所为不轨。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,请诛之。览遏绝章表,并不得通,由是结仇。乡人朱并,素性佞邪,为俭所弃,并怀怨恚,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,于是刊章讨捕。俭得亡命,困迫遁走,望门投止,莫不重其名行,破家相容。”

【今译】 后汉张俭字元节,为官正直,任山阳郡东部督邮,当权宦官中常侍侯览家在所管地内,残害百姓,张俭上奏弹劾侯览罪恶,因而与侯览结仇。后侯览借故加罪张俭,捉拿他。张俭逃走,路上见人家便去投宿,人家都钦重他的高风亮节,冒着灭家的危险收留他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亡命逃难; 也用以指飘泊无依。

【典形】 飘零张俭、破家张俭、逃张俭、望门投止、无家张俭、一身作客、望门投鞭、张俭无家。

【示例】

〔飘零张俭〕 清·钮琇《感事》:“恸哭范滂犹有母,飘零张俭已无家。”

〔破家张俭〕 清·计东《答云间蒋驭闳》:“破家张俭飘零久,赁保王成辛苦多。”

〔逃张俭〕 清·沈钦圻《后咏史》:“不容党锢逃张俭,只许烟花选莫愁。”

〔望门投止〕 清·谭嗣同 《狱中题壁》:“望门投止思张俭,忍死须臾待杜根。”

〔无家张俭〕 清·左辅《南浦·夜寻琵琶亭》:“我是无家张俭,万里走江城。”

〔一身作客〕 明·钱晔《赠周岐凤》:“一身作客如张俭,四海何人是孔融。”


【词语望门投止】  成语:望门投止汉语词典:望门投止

猜你喜欢

  • 骑鹿

    同“骑白鹿”。明何景明《三清山人歌》:“骑鹿时见南斗君,闻笙夜候缑山鹤。”【词语骑鹿】   汉语大词典:骑鹿

  • 尝鼎一脔

    《吕式春秋.察今》:“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,一鼎之调。”鼎在古代是烹煮食物的器皿,脔指切成小块的肉。尝鼎一脔原意是尝鼎镬中的一块肉,便可知鼎镬中食物的滋味。后用尝鼎一脔比喻根据部分可推知全体。王安石《

  • 鞭荆

    同“鞭尸”。元冯子振《鹦鹉曲》曲:“逃吴辞楚无家住,解宝剑赠津父。十年间隶越鞭荆,怒卷秋江潮雨。”

  • 橘树当奴

    同“千头木奴”。清吴雯《呈少宰李容斋先生》诗:“橘树当奴供玉案,雪花如掌避金貂。”

  • 短绠汲深

    同“绠短汲深”。唐严挺之《大智禅师碑铭》序:“顾才不称物,短绠汲深。”主谓 太短的绳子不能汲取深井中的水,比喻人学识浅陋,不明深理,或不胜重任。《管子》:“短绠不可以汲深井,知鲜不可以与圣人言。”《荀

  • 衔发

    《列子.周穆王》:“籍带而寝则梦蛇,飞鸟衔发则梦飞。”后因以“衔发”为做梦之典。唐 贾?《庄周梦为蝴蝶赋》:“梦也者,不期而会;飞也者,以息相吹。岂衔发之能诊,盖忘蹄之可知。”【词语衔发】   汉语大

  • 张公子

    《汉书.外戚传下.孝成赵皇后传》:“孝成赵皇后,本长安宫人。……及壮,属阳阿主家,学歌舞,号曰‘飞燕’。成帝尝微行出,过阳阿主,作乐。上见飞燕而说之。”“先是有童谣曰:‘燕燕,尾涏涏,张公子,时相见。

  • 梦入华胥

    源见“华胥梦”。谓进入平安理想境地。宋王庭珪《初至行在》诗:“老随丹诏身犹健,梦入华胥眼尚生。”也指进入甜美的梦境。宋刘克庄《晚意》诗:“梦入华胥国土来,咍㘆不省夜何其。”

  • 梦为胡蝶

    源见“庄周梦蝶”。指梦中之我。清赵翼《和友人落花诗》之五:“啼到子规刚别我,梦为胡蝶也寻君。”

  • 郑牛

    唐.白居易《长庆集》卷五十六《双鹦鹉》诗自注云:古谚有:“郑玄家牛,触墙成八字。”东汉.郑玄,为当代大儒,家中有牛,触墙成八字。后因以咏牛,或用为主人风雅,牲畜亦能书字之典。唐.白居易《双鹦鹉》诗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