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未能免俗

未能免俗

世说新语.任诞》:“阮仲容、步兵居道南(晋阮咸,字仲容,咸叔阮籍曾任步兵校尉,故称阮步兵),诸阮居道北。北阮皆富,南阮贫。七月七日,北阮盛晒衣,皆纱罗锦绮。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。人或怪之,衣物,阮咸却挂一条粗布围裙于院中,聊以应俗。后因以“未能免俗”、“阮郎贫”用为傲俗或从俗的典故。

唐.李商隐《七夕偶题》诗:“明朝晒犊鼻,方信阮郎贫。”金.元好问《被檄夜赴邓州幕府》诗:“未能免俗私自笑,岂不怀归官有程。”表达出奉命赴官与思欲归乡的矛盾心情。


述宾 没能摆脱一般习俗的影响,指行动受到习惯势力的影响而不得不随俗。语出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北阮皆富,南阮贫。七月七日,北阮盛晒衣,皆纱罗锦绮。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。人或怪之,答曰:‘未能免俗,聊复尔耳。’”《朱文公文集》卷59:“凡此皆近世沦陷邪说之大病,不谓明者亦~,而有此言也。”△多用于描写不得不随俗。→入乡随俗循规蹈矩 墨守陈规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阮仲容、步兵居道南,诸阮居道北。北阮皆富,南阮贫。七月七日,北阮盛晒衣,皆纱罗锦绮。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。人或怪之,答曰:‘未能免俗,聊复尔耳!’”注引《竹林七贤论》曰:“诸阮前世皆儒学,善居室,唯咸一家尚道弃事,好酒而贫。旧俗,七月七日,法当晒衣,诸阮庭中,烂然锦绮。咸时总角,乃竖长竿,挂犊鼻裈也。”《晋书·阮咸传》亦载,文大略同。

【今译】 魏晋时阮咸字仲容,家住在道南,其他阮家住在道北。北阮都是富人,南阮家贫。七月七日,风俗要晾晒衣服,北阮晒的衣服都是纱罗绸缎的,阮咸用竹竿挂出大布制的短裤 (一说围裙) 在院子里晒。有人奇怪,问他,他答道:“不能免俗,用它应个景吧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未能免除俗事;也用以指家贫。

【典形】 免俗未能、南阮贫、阮郎裈、阮咸裈、晒犊鼻、晒裈、摊裈、庭中犊鼻、未能免俗、悬犊鼻、穷巷南阮、阮家贫、南北阮。

【示例】

〔免俗未能〕 宋·范成大《胡宗伟罢官改秩》:“君言薄官淡无味,免俗未能聊复尔。”

〔南阮贫〕 明·唐寅《和沈石田落花诗》之一:“今朝春比昨朝春,北阮翻成南阮贫。”

〔阮咸裈〕 清·程先贞 《还山春事》:“短袖独挥王导扇,长竿唯晒阮咸裈。”

〔晒犊鼻〕 唐·李商隐 《七夕偶题》:“明朝晒犊鼻,方信阮郎贫。”

〔晒裈〕 清·王夫之《读甘蔗生遣兴诗》:“俗客晒裈聊尔尔,比邱休夏自如如。”

〔摊裈〕 清·王夫之《落花诨体》之一:“唐突西施从喝道,诙谐南阮任摊裈。”

〔庭中犊鼻〕 唐·李颀《别刘锽》:“庭中犊鼻昔常挂,怀里琅玕今在无。”

〔未能免俗〕 宋·陆游《自诒》之二:“无可奈何犹食粟,未能免俗学浇蔬。”

〔悬犊鼻〕 清·程先贞《秋兴》:“竿揭秋风悬犊鼻,盘余朝露剥鸡头。”


【词语未能免俗】  成语:未能免俗汉语词典:未能免俗

猜你喜欢

  • 曝麦读

    《后汉书.高凤传》:“高凤字文通,南阳叶人。少为书生,家以农亩为业,而专精诵读,昼夜不息。妻尝之田,曝麦于庭,令凤护鸡。时天暴雨,而凤持竿诵经,不觉潦水流麦。妻还怪问,凤方悟之,其后遂为名儒,乃教授业

  • 一滴禅

    源见“曹溪一滴”。指佛理妙悟。宋唐庚《梦泉诗》:“虽无十丈花,中有一滴禅。”【词语一滴禅】   汉语大词典:一滴禅

  • 慕宋

    源见“东墙窥宋”。指女子对男子的爱慕。宋晁补之《紫玉箫.过尧民金部四叔位见韩相家姬轻盈所留题》词:“谁教慕宋,要题诗曾倚,宝柱低声。”

  • 呼卢百万

    同“百万呼卢”。唐李白《少年行》之三:“呼卢百万终不惜,报仇千里如咫尺。”

  • 额手称庆

    《宋史.司马光传》:“帝崩,赴阙临,卫士望见,皆以手加额曰:‘此司马相公也。’”后因以“额手称庆”谓以双手合掌加额,表示庆幸。清 梁章鉅《归田琐记.致刘次白抚部鸿翱书》:“继闻此事已奉中旨再三驳饬,仰

  • 虎石

    《汉书.李广传》:“广出猎,见草中石,以为虎而射之,中石没矢,视之,石也。”宋.刘斧《青锁高议》:张侍郎守郓州,有虎害物,公令吏持符追虎。虎熟视衔符随吏至,望公闭目,自蹲伏。公数其罪,挞之,约三日出境

  • 美疢药石

    《左传.襄公二三年》:“臧孙曰:‘季孙之爱我,疾疢(chèn)也;孟孙之恶我,药石也。美疢不如恶石。夫石犹生我;疢之美其毒滋多。孟孙死,吾亡无日矣!’”臧孙在弔丧(孟孙)时哭得很悲伤,并说:“季孙爱我

  • 枕戈尝胆

    源见“祖鞭先著”、“卧薪尝胆”。形容刻苦自励,发愤图强或报仇雪耻心切。南朝 梁 沈初明《劝进梁元帝第三表》:“陛下英略纬天,沉明内断,横剑泣血,枕戈尝胆。”《明史.聊让传》:“陛下枕戈尝胆之秋,可不拔

  • 彼其

    《诗.曹风.候人》:“彼其之子,不称其服。”郑玄笺:“不称者言其德薄而服尊。”《左传.僖公二十四年》引作“彼己”。《礼记.表记》引作“彼记”。后以“彼其”讥功德不称其位者。《三国志.陈思王植传》:“今

  • 识曲钟期

    源见“伯牙鼓琴”。指善于知音之人。泛指深切了解自己的人。清袁枚《枚方以诗献中丞而中丞赠适至病中如数奉答即以留别》之四:“扫门魏勃从今起,识曲钟期自古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