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栉比鳞次

栉比鳞次

源见“比栉”。谓像梳子的齿和鱼的鳞一样排列。形容排列得非常紧密。《元史.河渠志三》:“岸善崩者,密筑江石以护之,上植杨柳,旁种蔓荆,栉比鳞次,赖以为固。”


并列 栉,梳子、篦子一类的梳头用具;比,紧靠;次,依次排列。像梳齿和鱼鳞那样密密地排列着。陈映真《万商帝召》:“两边林立的大厦高楼,~的商店、餐厅、企业大楼、银行和超级市场,都像是童年时那夜色低垂的乡下夹路的相思树林。”※栉,不读作jié。△多用于描写众多事物密集、依次排列的状况。 →密密匝匝 ↔稀稀拉拉。也作“鳞次栉比”、“鳞次相比”、“鳞萃比栉”、“栉比鳞差”、“栉比鳞臻”。


【词语栉比鳞次】  成语:栉比鳞次汉语词典:栉比鳞次

猜你喜欢

  • 莲勺困

    莲勺:地名,在今陕西渭南东北。汉时设莲勺县,县内有一盐池,纵横十余里,当地人称为“卤中”。汉宣帝刘询是武帝的曾孙,是戾太子的孙子,被称为皇曾孙。刘询降生才几个月时,因祖父(戾太子)被江充挟嫌诬告陷害,

  • 玉子

    源见“种玉”。玉苗。指缔结良缘的条件。唐张鷟《游仙窟》:“自怜无玉子,何日见琼英?”【词语玉子】   汉语大词典:玉子

  • 三祝

    同“三多”。明张居正《贺冬至表一》:“才谢八能,莫叶钧天之奏;情深三祝,惟同嵩岳之呼。”【词语三祝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祝

  • 鹞死握中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二六引《唐书》:“太宗得鹞绝俊异,私自臂之。望见郑公魏徵,乃藏于怀。公知之,遂前白事,因语古帝王逸豫,微以讽谏。语久,帝惜鹞且死,而素严敬徵,欲尽其言。徵语不时尽,鹞死怀中。”后因以“

  • 填渤澥

    同“填海”。唐李贺《恼公》诗:“古时填渤澥,今日凿崆峒。”

  • 长明公

    唐.李玫《异闻实录.长明公》:“杨穆于昭应寺读书,每见一红裳女子。一日诵诗曰:‘金殿不胜秋,月斜石楼冷。谁是相顾人?褰帷吊孤影。’穆问其姓氏,云:‘远祖名无忌,姓宋。十四代祖,因显扬释教,封长明公。开

  • 卜夏之痛

    源见“丧明之痛”。指丧子。夏,子夏,名卜商。明张居正《答司成张宏阳书》:“承华翰,知公有卜夏之痛。得许司成书,极言公苦悰,殊为悬念。”

  • 子不语怪力乱神

    子:指孔子。 孔子不谈关于怪异、暴力、叛乱和鬼神的事。 表示古代儒家反对鬼神迷信和犯上作乱。语出《论语.述而》:“子不语怪,力,乱,神。”宋.赵与时《宾退录》卷八:“洪文敏著《夷坚志》,昔人所无也

  • 避乘骢

    同“避骢马”。宋曾巩《送赵资政》诗:“朝廷推指佞,都邑避乘骢。”【词语避乘骢】   汉语大词典:避乘骢

  • 骥伏盐车

    《战国策.楚策四》:“夫骥之齿至矣,服盐车而上太行。蹄申膝折,尾湛胕溃,漉汁洒地,白汗交流,中阪迁延,负辕不能上。伯乐遭之,下车攀而哭之,解纻衣以幂之。骥于是俯而喷,仰而鸣,声达于天,若出金石者。何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