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晋书.裴秀传》:“裴秀,字季彦,河东闻喜人也。……秀少好学,有风操,八岁能属文。叔父徽有盛名,宾客甚众。秀年十余岁,有诣徽者,出则过秀。然秀母贱,嫡母宣氏不之礼,尝使进馔於客,见者皆为之起。秀母曰:
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指男女欢会。唐王勃《杂曲》:“智琼神女,来访文君……若向阳台荐枕,何啻得胜朝云。”
同“恨相知晚”。宋文天祥《与山人黎端吉书》:“明者了了,不逾顷刻能解人数百年中事,恨相见晚矣。”见“恨相知晚”。宋·文天祥《与山人黎端吉序》:“与痴儿说梦,终日闷闷,使人欲索枕僵卧。明者了了,不逾顷刻
没有才能,不成材。《左传》成公三年:“王送知䓨,曰:‘子其怨我乎?’对曰:‘二国治戎,臣不才,不胜其任,以为俘馘……臣实不才,又谁敢怨?’”《三国志.蜀志.诸葛亮传》:“君才十倍曹丕,必能安国,终定大
同“文翁化俗”。唐杜甫《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》诗:“诸葛 蜀人爱,文翁儒化成。”
源见“鸱得腐鼠”。喻庸人俗辈得到凡俗的权势利禄。宋韩琦《腊日出猎近郊》诗:“不似寒鸱得腐鼠,傲然有视鸳雏吓。”
是战国时期公孙龙学派的名辩命题。该命题虽于揭示事物与概念、个体与一般之间的差异作出了贡献,但却过分夸大了这种差异,从而导致了违犯客观事实的错误结论。因而,后世多将白马非马作为形而上学和诡辩的代用词。有
南朝宋.范晔《后汉书.许慎传》:“许慎,字叔重,汝南召陵人也。性淳笃,少博学经籍,马融常推敬之。时人为之语曰:五经无双许叔重。”原是称赞东汉许慎精通五经,无人可比。后以“五经无双”比喻学识渊博。
同“歧嶷”。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.追光寺》:“略生而岐嶷,幼则老成,博洽群书。”唐李颀《送刘四》诗:“爱君少岐嶷,高视白云乡。”【词语岐嶷】 汉语大词典:岐嶷
比喻英雄得所凭借。《三国志.吴志.周瑜传》:“(周)瑜上疏曰:‘刘备以枭雄之姿,而有关羽、张飞熊虎之将,必非久屈为人用者。……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,聚此三人俱在疆场,恐蛟龙得云雨,终非池中物也。’”【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