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桓伊手语

桓伊手语

同“桓伊筝”。元王恽《水龙吟.赋筝》词:“长忆桓伊手语,抚哀弦,醉歌悲慨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满城风雨近重阳

    宋.释洪惠《泠斋夜话》卷四《满城风雨近重阳》:“黄州潘大临工诗,多佳句,然甚贫,东坡、山谷尤喜之。……潘答书曰:‘秋来景物,件件是佳句,恨为俗氛所蔽?。昨日闲卧,闻搅林风雨声,欣然起,题其壁曰:“满城

  • 向古人求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吕布传》附《陈登传》:“陈登者,字元龙,在广陵有威名。又掎角吕布有功,加伏波将军,年三十九卒……备因言曰:‘若元龙文武胆志,当求之于古耳,造次难得比也。’”三国时,蜀主刘备十分看重陈登

  • 孟子好辩

    战国孟轲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“公都子曰:‘外人皆称夫子好辩,敢问何也?’孟子曰:‘予岂好辩哉!予不得已也。……我欲正人心,息邪说,距詖行,放淫辞,以承三圣者,岂好辩哉!予不得已也。’”孟子认为当时“圣

  • 张徽一曲

    唐.张祜《雨霖铃》:“雨霖铃夜却归秦,犹是张徽一曲新。长说上皇和泪教,月明南内更无人。”宋代郭茂倩《乐府诗集》卷八十《近代曲辞.雨霖铃》引《明皇别录》:“帝幸蜀,南入斜谷。属霖雨弥旬,于栈道雨中,闻铃

  • 城中好广眉,四方且半额

    城:指京城。广眉:长眉。 京城里时兴画长眉毛,各地就将变本加厉把眉毛延长到半个额头。 比喻上有所好,下必有甚。语出《后汉书.马援传.附子廖》:“夫改政移风,必有所本。长安语曰:‘城中好高髻,四方高

  • 吹箫散楚

    源见“四面楚歌”。吹奏楚歌多用箫、笛,因以“吹箫散楚”谓瓦解敌军。张震《英明的预见,正确的战役方针》:“有一处阵地上,还采用‘吹箫散楚’的办法,组织火线音乐队,在风雪怒吼的黑夜里,向敌人演奏《白毛女》

  • 璧赵

    同“璧还”。《聊斋志异.霍女》:“倘室人必不肯从,仍以原金璧赵。”【词语璧赵】   汉语大词典:璧赵

  • 闰黄杨

    源见“黄杨厄闰”。指诗文等没有长进。宋陆游《春晚村居》诗:“身世已如风六鹢,文章仍似闰黄杨。”

  • 絷维

    源见“维絷”。表示挽留人才。晋殷仲文《解尚书表》:“既惠之以首领,复引之以絷维。”【词语絷维】   汉语大词典:絷维

  • 沉璧

    《史记.河渠书》:“於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,则还自临決河,沈白马玉璧于河,令群臣从官自将军已下皆负薪竇决河。……”历史上黄河经常决口改道,古代常以玉璧沉到河里祭奠河神,以祈安流。后以“沉璧”咏帝王祭奠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