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每况愈下

每况愈下

原作“每下愈况”,比喻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,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。后用作“每况愈下”,义亦转变,表示情况越来越坏的意思。东郭子与庄子互相对话揭示道无处不在、广大无边而又体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的道理。东郭子问庄子,道表现在什么地方?庄子回答道,不论什么地方都有道。东郭子说,请你举个例子,庄子说,在蝼蚁那里。东郭子问,举例怎么这样卑下呢?庄子又说,在草中。东郭子说,怎么愈来愈低了呢?庄子说,砖头瓦块,拉屎撒尿无不有道。东郭子不再问了。庄子说,你的问题,本来未接触实质。一个官员向市场人员打听如何鉴别猪之肥瘦,市场人员说,愈是看猪的下部愈清楚,因此,只要踩一下猪腿就知道了。你不要太过于固执,道都是依赖于具体事物的。

【出典】:

庄子·知北游》:“东郭子问于庄子曰:‘所谓道,恶乎在?’庄子曰:‘无所不在。’东郭子曰:‘期而后可。’庄子曰:‘在蝼蚁。’曰:‘何其下邪?’曰:‘在稊稗。’曰:‘何其愈下邪?’曰:‘在瓦甓。’曰:‘何其愈甚邪?’曰:‘在屎溺。’东郭子不应。庄子曰:‘夫子之问也,固不及质。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,每下愈况。汝唯莫必,无乎逃物!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洪迈《容斋续笔·蓍龟卜筮》:“伎术标榜,所在如识,……人人自以为君平,家家自以为季主,每况愈下。” 清·黄宗羲《吾悔集》一:“自公六亡,每况愈下。”


主谓 况,比较。愈,越,更加。原为“每下愈况”。语出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庄子曰:‘夫子之问也,固不及质。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稀也,每下愈况。’”意为估量猪之肥瘦,越近猪的脚胫越能显出它是否真肥。比喻越是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,越能看出“道”的真实情况。后多作“每况愈下”,指情况越来越坏。钱钟书《围城》3:“斜川客观地批判说:‘……老一辈一天少似一天,人才好像~。’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比喻形势状态的变化方面。→江河日下 一落千丈 ↔日新月异渐入佳境 步步高升 欣欣向荣。也作“每下愈况”。


每况愈下”表示越来越坏之意。

“下”,下等、低下,引申为差、坏。

“愈”,越来越。

那么,“况”呢? 是否为 “情况”或 “状况”之义呢?

“况”,此处义为 “更加”,程度副词。 《国语·晋语》: “以众故,不敢爱亲,众况厚之。”韦昭注: “言以众故杀君除民害,众益以为厚。”“众况厚之”犹谓 “众益厚之”,况: 益,更加。

因此,“每况愈下”,说的是 “情况 ( 状况) 每每更加越来越差( 坏) ”。双重强调。当然,语言中人们不会把 “更加”与 “越来越”连用,只用一个就够了。

每况愈下”由 “每下愈况”转变而来,意思是说,每往下说,就越能比照说明。 “况”在此亦不作 “情况”或 “状况”讲,而是“比况”、“比照”之义。此语出自 《庄子·知北游》。旧时曾有某文化名人把 “每况愈下”说成了 “每下愈况”,一时传为笑谈。此二语实亦易混,唯明其义方不误之。


【词语每况愈下】  成语:每况愈下汉语词典:每况愈下

猜你喜欢

  • 斫案

    《三国志.吴书.周瑜传》:“权曰:‘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,徒忌二袁、吕布、刘表与孤耳。今数雄已灭,惟孤尚存,孤与老贼,势不两立。君言当击,甚与孤合,此天以君授孤也。”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权拔刀斫前奏

  • 师仲蔚

    源见“仲蔚蓬蒿”。以张仲蔚为师。指修养道德,隐身不仕。明袁宏道《至日集山响斋送陶孝若》诗之三:“读书师仲蔚,三径任高蓬。”

  • 寒兔

    源见“玉兔”。指秋月。唐李贺《李凭箜篌引》:“吴质不眠倚桂树,露脚斜飞湿寒兔。”【词语寒兔】   汉语大词典:寒兔

  • 佽飞斗蛟

    同“佽飞斩蛟”。金元好问《观浙江涨》诗:“佽飞斗蛟鳄,燃犀出鳞介。”

  • 萑苻

    借指盗匪。唐李商隐《有感》诗: “有甚当车泣,因劳下殿趋。何成奏云物?直是灭萑苻。”●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 “大叔为政,不忍猛而宽。郑国多盗,取人于萑苻之泽。大叔悔之,曰: ‘吾早从夫子,不及此。’

  • 竹叶舟

    唐.李玫《异闻实录.竹叶舟》:“陈季卿者,江南人,举进士至长安,十年不归。一日,于青龙寺访僧不值,憩于大阁。有终南山翁亦候僧,偶坐久之。壁间有寰瀛图,季卿寻江南路,太息曰:‘得此径归,不悔无成。’翁曰

  • 争席

    《庄子.杂篇.寓言》:“阳子居(即杨子居,姓杨,名朱,字子居)南之沛(彭城,即今徐州),老聃西游于秦,邀(遇)于郊,至于梁而遇老子(梁国即汴州地方。杨朱南行,老子西游,二人邂逅相逢于梁宋之地,在郊外碰

  • 穷大失居

    《易.序卦》:“穷大者必失其居。”高亨注:“极大者则骄奢淫暴,必覆败而失其所。”后指多而不适用。清魏源《〈国朝古文类钞〉序》:“诚能以昭代之典章文字读《六经》,而又能以《六经》读昭代之典章文字,其於是

  • 子牟存阙下

    同“子牟恋魏阙”。唐张九龄《忝官二十年尽在内职及为郡尝积恋因赋诗焉》:“仲尼在川上,子牟存阙下。”

  • 燕于飞

    《诗经.邶风.燕燕》:“燕燕于飞,差池其羽。之子于归,远送于野。”《燕燕.序》:“《燕燕》,卫庄姜送归妾也。”此诗咏送别。首四句意为:燕燕在那里翻飞,身上的羽毛参差不齐。这个人儿归去哟,远远地送他到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