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清渭浊泾

清渭浊泾

犹“泾渭分明”。晋.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北有清渭浊泾,兰池周曲。”亦作“浊泾清渭”。唐.杜甫《秋雨叹》诗:“去马来牛不复辨,浊泾清渭何当分。”元.刘秉忠《木兰花慢.望月婆罗门引》词:“谁辨浊泾清渭,一任东流。”亦作“泾清渭浊”。元.胡祗遹《长清县作》诗:“鹤短凫长谁与辩,泾清渭浊两相谩。”元.曹伯启《泾阳述怀》诗:“泾清渭浊源何异,物换星移志未酬。”


并列 渭、泾,在甘陕境内,一条水清,一条水浊。比喻好坏分明。语本《诗经·邶风·谷风》:“泾以渭浊,湜(shí)其沚。”[例]小张和小王这两个人,谁好谁坏,~,不用多言。△用于辨别好坏。→泾渭分明 ↔泾渭不分。 也作“浊泾清渭”。


【词语清渭浊泾】  成语:清渭浊泾汉语词典:清渭浊泾

猜你喜欢

  • 蔡伦作纸

    亦作“蔡伦造纸”。详“蔡侯纸”条。

  • 炊砂作饭

    见“炊沙作饭”。【词语炊砂作饭】  成语:炊砂作饭汉语大词典:炊砂作饭

  • 虱处头而黑

    虱本白色,长在人的头发里就变成黑色,比喻因环境而变化。晋代嵇康《养生论》:“虱处头而黑,麝食柏而香。”【词语虱处头而黑】  成语:虱处头而黑汉语大词典:虱处头而黑

  • 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

    子:你。偕:同。 紧握你的手,愿同你白头偕老。 原是夫妻分别时的依依情话。语出《诗.邶风.击鼓》:“死生契阔,与子成说。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”南唐.李后主《诔周后文》:“俯仰同心,绸缪是道。执子之

  • 智周万物

    《易.系辞上》:“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。”后以“智周万物”谓无所不知。南朝 宋何承天《达性论》:“情综古今,智周万物。”主谓 周,周遍。对于万物无所不知。语本《易经·系辞上》:“知周乎万物,而道济天下

  • 郭隗台

    源见“黄金台”。指招良纳贤之处。闽徐夤《草》诗:“燕昭没后多卿士,千载流芳郭隗台。”前蜀贯休《陈情献蜀皇帝》诗:“自愧林薮龙钟者,亦得亲登郭隗台。”【词语郭隗台】   汉语大词典:郭隗台

  • 隐锻炉

    源见“嵇康锻”。指名士隐居不仕。唐杜甫《过南岳入洞庭湖》诗:“圣朝光御极,残孽驻艰虞。才淑随厮养,名贤隐锻炉。”

  • 池凤

    源见“凤凰池”。称宰相。唐白居易《和令狐相公寄刘郎中兼见示长句》:“日月天衢仰面看,尚淹池凤滞台鸾。”此借指令狐相公。【词语池凤】   汉语大词典:池凤

  • 投局

    《南史.谢弘微传》:“弘微(名密)性宽博,无喜愠。末年尝与友人棋,友人西南棋有死势,复一客曰:‘西南风急,或有覆舟者。’友悟乃救之。弘微大怒,投局(棋盘)于地。识者知其暮年之事(意指人到晚年,或因疾病

  • 跼天蹐地

    形容恐惧畏缩。《后汉书·陈忠传》:“至有逞威滥怒,无辜僵仆。或有跼蹐伍,转相赋敛。”参见:○跼天蹐地见“局天蹐地”。康有为《大同书》甲部3章:“田庐卖尽而无归,则有~,寻死自尽者矣。”【词语跼天蹐地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