濯缨
《孟子.离娄上》:“孟子曰:‘不仁者可与言哉?安其危而利其灾,乐其所以亡者。不仁而可与言,则何亡国败家之有!有孺子歌曰:‘沧浪(水名)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我足。’孔子曰:‘小子听之:清斯濯缨;浊斯濯足矣。自取之也。’……”
这段话的意思是:孟子认为,对于不仁的人是不能和他讲仁善的道理的。这种人倒行逆施,身处危险之中却自以为安乐,逢到祸患却以为有利,喜欢做那些亡国勾当。如果像这种不仁道的国君而可以和他讲仁德的话,那末天下就没有亡国败家的事情发生了。从前有个小孩子唱着这样的歌:“沧浪里的水很清,可以洗濯我的帽缨;沧浪里的水很浑,可以洗濯我的脚。”孟轲用这个例子说明:人们对于国君的不同态度,是由于国君自身行不行仁道来决定的。
又屈原《楚辞.渔父》:“渔父莞尔(微笑的样子)而笑,鼓枻(枻,音yì,一说为船舷,鼓枻即叩船舷;枻,又释为短桨,鼓枻即击浆)而去,乃歌曰:‘沧浪水之清兮,可以濯吾缨,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吾足。’遂去,不复与言。”
“濯缨”本指洗涤帽缨,后常以比喻超尘脱俗,操守高洁。以“沧浪之水”比喻水清澈美好。
《文选》三国魏.曹植《王仲宣诔》:“振冠南岳,濯缨清川。潜处蓬室,不干势权。”
唐.刘禹锡《寄朗州温右史曹长》诗:“史笔枉将书纸尾,朝缨不称濯沧浪。”柳宗元《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》:“今朝不用临河别,垂泪千行便濯缨。”
【词语濯缨】 汉语词典:濯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