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佩文韵府》卷四支韵“丝”“藕无丝”下引(唐.段成式)《酉阳杂俎》:“唐大历中,高邮民张存以踏藕为业。尝于陂(池)中见旱藕梢大如臂,遂併力掘之,深二丈,大至合抱,以其不可穷,乃断之。中得一剑,长二尺,
《后汉书.马援传》载:建武二十四年,援年六十二,请求率兵出征武陵 五溪蛮夷,光武帝念其老,未允。“援自请曰:‘臣尚能披甲上马。’帝令试之。援据鞍顾眄,以示可用。帝笑曰:‘矍铄哉,是翁也!’”遂遣援。后
同“吠尧桀犬”。明郑若庸《玉玦记.诏封》:“吠尧跖狗,鼎烹难贷。”
《后汉书.郑弘传》:“郑弘字巨君,会稽山阴人也。……弘前后所陈有补益王政者,皆著之南宫,以为故事。”郑弘对于政务十分熟悉,能够不断地建议修补各种典章制度。郑弘为尚书令,尚书省位於宫廷之南,故尚书省称为
源见“八斗才”。称誉高才。孙为霆《满庭芳.亦友》词:“君比陈思八斗,我夸元礼同舟。”
唐代书法家张旭观看著名舞蹈家公孙大娘舞剑器,因而领悟到运笔的奥妙。《新唐书.张旭传》:“旭自言,始见公主担夫争道,又闻鼓吹,而得笔法意,观倡公孙舞剑器,得其神。”剑器,舞曲之名。此处用为舞蹈之名。
源见“鲛人泣珠”。又南朝 梁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南海有龙绡宫,泉先织绡之处。”因以“龙绡”指传说中鲛人所织的丝织品。唐韦应物《鼋头山神女歌》:“阴深灵气静凝美,的砾龙绡杂琼珮。”亦比喻薄如鲛绡之物。
源见“雕虫篆刻”。比喻微末的技能。多指刻意雕琢词章的技能。《隋书.李德林传》:“经国大体,是贾生、晁错之俦;雕虫小技,殆相如、子云之辈。”朱自清《诗文评的发展》:“原来诗文本身就有些人看作雕虫小技,那
源见“拄笏看山”。形容为官清高脱俗。宋苏轼《次韵钱穆父会饮》:“东门未祖道,西山空拄颐。逝将江海去,安此麋鹿姿。”
源见“燕市悲歌”。借指慷慨悲歌的豪侠之士。明陈子龙《春晚王京兆邀游城南韦园》诗之三:“我思击筑人,萧条千里暮。”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草檄》:“三更忽遇击筑人,无故悲歌必有因。”【词语击筑人】 汉语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