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

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

意指只有经过困苦的磨炼,才能使意志坚强,促使事业成功;而饱食终日,则只能销磨意志,一事无成。孟子说,舜是由一个农夫而发迹的,傅说是从筑墙的苦役中被提拔的,胶鬲是从贩卖鱼盐的行列中被举荐上来的,孙叔敖是从海边僻远的地方被选用的,百里奚是从畜牧业主的奴隶中赎出来的。所以,上天将要把治国治民的重任加在那些人的肩头上,一定先要使他们遭受种种困难的折磨,使他们精神上遭到打击,筋骨劳累,肚肠饥饿,身无分文,百不如意,使他们意志受到磨炼,由此而增加他们平时所不能具有的能耐。一个人只有经过多次错误和失败的教训,然后才能改过自新,走上正路;只有经过艰苦的思想斗争和错综复杂的各种思虑,然后才能有所作为;只有在痛苦的磨炼过程中,表现为形容憔悴的颜色,发出悲歌慷慨的声音,然后才能得到人们的理解支持。一个国家如果内无知法之臣和能为国君左右手的士子,对外又缺乏敌人入侵的远虑,常常是要灭亡的。从这里,我们可以悟出人为什么在忧患中能够得到生存,而在安逸快乐中却遭到毁灭的道理了。

【出典】:

孟子·告子》下;“孟子曰:‘舜发于畎亩之中,傅说举于版筑之间,胶鬲举于鱼盐之中,管夷吾举于士,孙叔敖举于海,百里奚举于市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人恒过,然后能改;困于心,衡于虑,而后作;征于色,发于声,而后喻。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然后知生于忧患,而死于安乐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陆九渊《与苏宰书》:“屯难困顿者,乃所以成君子之美也。故曰:‘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。’”


其他 忧愁祸患能磨炼人,使人奋发而活着;安逸快乐使人丧志堕情,沉迷昏庸而致死。语出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入则无法家拂(bì)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30回:“又道是‘~’,古人何必无端的作此等危言,未必不有见于此。”△用于教育方面。


【词语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】  成语: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汉语词典: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

猜你喜欢

  • 咸阳兄弟

    指汉代咸阳的茅盈与其弟茅固、茅衷。传说茅兄弟三人在句曲山修道成仙。人称三茅君。句曲山,因此又叫三茅山或茅山。梁代陶弘景也曾隐居此山。【出典】:《梁书》卷51《处士·陶弘景传》742页:“(弘景)于是止

  • 一唱三叹

    同“一倡三叹”。晋陆机《文赋》:“虽一唱而三叹,固既雅而不艳。”宋苏轼《和蔡景繁海州石室》诗:“长篇小字远相寄,一唱三叹神凄楚。”见“一倡三叹”。晋·陆机《文赋》:“虽一唱而三叹,固既雅而不艳。”清·

  • 折胶堕指

    源见“折胶”。极言天气寒冷。宋苏轼《磨衲赞》:“折胶堕指,此衲不寒;烁石流金,此衲不热。”宋周密《齐东野语.曝日》:“《冬日初出铭》曰:‘折胶堕指,梦想负背。’”并列 折,断;胶,胫骨,指脚;堕,掉、

  • 布裙荆钗

    同“荆钗布裙”。《七侠五义》九八回:“李氏将茶烹好,见牡丹虽是布裙荆钗,却胜过珠围翠绕。”【词语布裙荆钗】  成语:布裙荆钗汉语大词典:布裙荆钗

  • 雷门鹤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一六引《临海记》:“郡西北有白鹤山,周回六十里,高三百丈,有泄水悬注,遥望如倒挂白鹤,因以为名。古老相传,云此山昔有晨飞鹤入会稽龙门鼓中,于是雷门鼓鸣,洛阳闻之。孙思时斫此鼓,见白鹤飞

  • 顺之者兴,逆之者亡

    同“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”。梁启超《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》:“〔民族主义〕以万丈之气焰,磅礴冲激于全世界人人之脑中,顺之者兴,逆之者亡。”见“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”。梁启超《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》:“(民族主

  • 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

    熙熙:纷杂貌。攘攘:扰乱貌。 形容人们喧闹纷杂,皆为追求盈利而来来往往。语出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六引《六韬》:“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;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。”《史记.货殖列传》:“谚曰:‘千金之子,不死于

  • 悲丝染

    源见“墨子悲染丝”。慨叹受世俗影响难以自拔。清 丘逢甲《孟徵以粤秀山无咎室诗见示次韵》之二:“百年人事悲丝染,四海风尘把剑看。”【词语悲丝染】   汉语大词典:悲丝染

  • 狐狸尾巴

    北魏.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.法云寺》:“孙岩娶妻三年,不脱衣而卧。岩私怪之,伺其睡,阴解其衣,有三毛,长三尺,似野狐尾。岩惧而出(休弃)之。”“狐狸尾巴”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骗人的罪证。陈绍基《金十字架

  • 相门有相,将门有将

    旧指宰相和将帅家的子弟能继承父兄事业,仍是将相人材。语出《史记.孟尝君列传》:“文闻将门必有将,相门必有相。”《魏书.李彪传》:“谚曰:相门有相,将门有将。斯不唯其性,盖言习之所得也。”也单引 ① 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