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癞蛤蟆想吃天鹅肉

癞蛤蟆想吃天鹅肉

地上爬的癞蛤蟆想吃天上飞的天鹅的肉。 比喻痴心妄想。明清小说中的常用语。多用于男子不问自身条件如何不配而一心幻想得到美妙女子。语出《水浒全传》一〇一回:“(王庆)叫声道:‘碎!我直恁这般呆!癞蛤蟆怎想吃天鹅肉?’当晚忍气吞声惭愧回家。”《红楼梦》一一回:“平儿说道:‘癞蛤蟆想吃天鹅肉,没人伦的混帐东西,起这样念头,叫他不得好死!’”《文明小史》四0回:“我们少爷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!”明人《癞蛤蟆能吃天鹅肉》(《中国青年报》1993年6月16日):“‘癞蛤蟆想吃天鹅肉’这句俗语,原是嘲讽缺乏自知之明的痴心妄想。”


主谓 地上爬的癞蛤蟆想吃天上飞的天鹅的肉。比喻丑陋的妄想得到美好的。《平妖传》:“谁知那乜道也自痴心妄想,魂颠梦倒,分明是~,怎能够到口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写丑男人想娶美媳妇。→痴心妄想。也作“癞虾蟆想吃天鹅肉”。


【词语癞蛤蟆想吃天鹅肉】  成语: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汉语词典:癞蛤蟆想吃天鹅肉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山朝爽

    同“西山爽气”。宋刘辰翁《水调歌头.和马观复石头渡寄韵》词:“倚遍西山朝爽,行过石头旧渡,久别忽经怀。”

  • 悉帅敝赋

    同“悉索敝赋”。《国语.鲁语下》:“我先君襄公不敢宁处,使叔孙豹悉帅敝赋,踦跂毕行。”【词语悉帅敝赋】  成语:悉帅敝赋汉语大词典:悉帅敝赋

  • 齐太史简

    《左传.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太史(古代官名,夏、商、周三代时,为史官和历官之长,古时史官与历官不分,秦称太史令,汉属太常,以后历代名称隶属多有变异,但其基本职司是掌管天文、历法、史料)书曰:‘崔杼弑其君

  • 枕戈寝甲

    戈:兵器。甲:铠甲。头枕兵器睡在铠甲上。形容时刻保持警觉,处于战备之中。赫连勃勃(?-425年),字屈孑,匈奴铁弗部,十六国时夏的建立者。初依后秦姚兴,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三年(公元407年)拥兵自立,

  • 孔子观河梁

    参见:厉水之道

  • 榆景

    源见“桑榆”。比喻晚年。唐孟郊《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居后独止舍待替人》诗:“兰交早已谢,榆景徒相迫。”明朱鼎《玉镜台记.闺思》:“保佑我姑嫜鹤算童颜,松柏南山,榆景身康健。”【词语榆景】   汉语大

  • 寒范

    同“寒范叔”。宋范成大《次韵姜尧章雪中见赠》诗:“当时访戴舟,却访一寒范。”

  • 顾犬补牢

    《战国策.楚策四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后因以“顾犬补牢”比喻时机当前,急谋对策或事情出了差错,宜及时设法补救。梁启超《〈日本国志〉后序》:“后之视今,犹今之视昔,顾犬补牢

  • 旧物青毡

    借指先祖留下的东西。王献之(344-388年),字子敬,琅邪临沂(今山东临沂)人,王羲之第七子,官至吴兴太守,中书令。善绘画、书法,与其父并称“二王”,其行草别创新法,用意外拓,俊迈而有逸气,时人称为

  • 汉阴诮

    源见“抱瓮灌园”。借指隐者的讥嘲。唐 奚贾《严陵滩下寄常建》诗:“已息汉阴诮,且同濠上观。”【词语汉阴诮】   汉语大词典:汉阴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