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目论

目论

指齐国使者向越王无强说:君王知人之失而不知己过,这如见人毫毛而不见自己眼毛,这就叫““目论”。此典比喻见识肤浅;或见识错误,酿成大错。越王句(gōu勾)践后第七代越王无强起兵北伐齐国,西战楚国,与中原各国争强斗胜。齐威王就派使者去游说越王无强,齐使者分析了当时各国的形势后说:“如今君王知道晋国的失算,却不知道越国自己的错误,这就是所谓的‘眼目’之论了”。由于越王无强见识错误,兴兵去讨伐楚国,反被楚威王出兵打败,杀了越王无强,越国从此分崩离析了,各族子争夺继承权,分散在江南沿海一带,他们投降楚国,向楚国朝贡。后以此典又作“目不见睫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41《越王句践世家》1748、1750页:“今王知晋之失计,而不自知越之过,是‘目论’也。”《索隐》:“言越王知晋之失,不自觉越之过,犹人眼能见豪毛而自不见其睫,故谓之‘目论’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梁·萧统(昭明太子)编《文选·王简栖〈头陀寺碑文〉》:“穿凿异端者,以违方为得一;顺非辩伪者,比微言于目论。” 宋·王安石《再用前韵寄蔡天启》:“远求而近遗,如目不见睫。”


【词语目论】   汉语词典:目论

猜你喜欢

  • 卧淮阳

    源见“卧治”。谓为官一方,政事清简,无为而治。宋苏辙《次韵张君病起》:“去卧淮阳从病守,功名他日许君期。”

  • 原宪贫

    《庄子.让王》:“原宪居鲁,环堵之室,茨以生草;蓬户不完,桑以为枢;而瓮牖二室,褐以为塞;上漏下湿,匡坐而弦。子贡乘大马,中绀而表素,轩车不容巷,往见原宪。原宪华冠(戴樗木皮缝制的帽子)縰履(穿没有后

  • 戴盆望天

    头上扣着盆子,想要看天,却无法看到。西汉司马迁在《报任安书》中说:“我少年时就具有难以约束的性格,长大后在家乡也没有什么名声。幸而皇上因为我父辈的缘故,让我有机会贡献自己微不足道的技艺,能够在宫禁里出

  • 吊屈平

    同“吊屈”。屈平,屈原名平。唐宋之问《送杜审言》诗:“别路追孙楚,维舟吊屈平。”唐孟浩然《经七里滩》诗:“五岳追向子,三湘吊屈平。”

  • 瓮间毕卓

    同“瓮间吏部”。宋苏轼《白鹤峰新居欲成》诗之二:“瓮间毕卓防偷酒,壁后匡衡不点灯。”【典源】 《太平御览》 卷七五八引晋·王隐《晋书》 曰:“毕卓为吏部郎,性嗜酒。比舍郎酒熟,卓因醉,夜至其瓮间盗饮之

  • 越俎代谋

    同“越俎代庖”。郑观应《盛世危言.公法》:“同者彼此通行,异者各行其是,无庸越俎代谋。”见“越俎代庖”。胡山源《散花寺》:“现在,在这种情形之下,他觉得不能不说了,虽然他冒了~的嫌疑。”【词语越俎代谋

  • 透颖锥

    源见“毛遂自荐”。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才。唐元稹《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》:“叶怯穿杨箭,囊藏透颖锥。”【词语透颖锥】   汉语大词典:透颖锥

  • 破壁燎火

    鲁男子破壁点火以接待邻妇投宿的故事。清张英《渊鉴类函.墙壁三》:“鲁男子夜大雨,有邻之嫠妇因风雨坏屋投栖焉,男子乃破壁,燎火以达旦。”后以此比喻暗室不欺的君子。连动 打通墙壁,点燃火炬,明亮示人。比喻

  • 秦讴

    源见“响遏行云”。泛指嘹亮优美的歌咏。宋 尹济翁《一萼红.和玉霄感旧》词:“玉搔头,是何人敲折,应为节秦讴。”

  • 上空虚

    晋.葛洪《神仙传.河上公》:“(汉文帝往见河上公)公即抚掌坐跃,冉冉在虚空中,去地数丈,俯仰而答曰:‘予上不至天,中不累人,下不居地。何民臣之有?’帝乃下车稽首。”汉文帝以河上公为臣民,河上公施展法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