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盲人摸象

盲人摸象

《大般涅槃经》卷三二:“尔时大王,即唤众盲各各问言:‘汝见象耶?’众盲各言:‘我已得见。’王言:‘象为何类?’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,其触耳者言象如箕,其触头者言象如石,其触鼻者言象如杵,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,其触脊者言象如床,其触腹者言象如瓮,其触尾者言象如绳。”

摸象的盲人各根据自己摸到的一部分,便对象的形象作出了片面的结论。后因以“盲人摸象”、“盲人说象”、“瞎子摸象”,比喻对事物缺乏全面了解的片面观点。

元.黄溍《书袁通甫诗后》:“吾侪碌碌,从俗浮沈,与先生相去远甚,而欲强加评品,正如盲人说象,知其鼻者谓象如杵,知其牙者谓象如芦菔根。”


主谓 本为佛经里的故事,说的是几个盲人各自摸象,每人都凭自己摸到的部分来说出大象的形状,故说法不一。比喻只凭借主观对事物的片面了解,就作出以偏概全的论断。语本《大般涅槃经》卷32:“尔时大王,即唤众盲各各问言:‘汝见象耶?’众盲各言:‘我已得见。’王言:‘象为何类?’其触牙者言象如石,其触鼻者言象如杵……其触尾者言象如绳。”鲁迅《且介亭杂文末编·“这也是生活”》:“于是所见的人或事,就如~,摸了脚,即以为象的样子像柱子。”△贬义。用于人的思想方法方面。→管窥蠡测未窥全豹 ↔千古卓识。 也作“盲人说象”。


盲人摸象”指胡乱猜想、以偏概全之意,口语中亦说成 “瞎子摸象”。

《涅槃经》三十二记载说,有位大王要大臣牵一头大象来,要眼睛看不见的盲者来 “看”象。盲人看不见,只好用手来摸。大王问他们道: “你们看这头大象像什么呀?”摸到象牙的说 “像萝卜根”,摸到耳朵的说 “像簸箕”,摸到脚的说 “像臼 ( jiù,石头凿成的舂米的器具) ”,摸到背脊的说 “像床”,摸到腹部的说 “像瓮”,摸到尾巴的说 “像绳”。于是,大王命如来佛来纠正他们 “以偏概全”的说法。

从 《涅槃经》的这个记载,我们可知 “象”是比喻佛性的,“盲人”是比喻一切众生的。“盲人摸象”乃佛家语,意谓众生难以全面认识佛性,正如盲人摸象一般。

盲人摸象”或 “瞎子摸象”,其义一般都会知晓,而其本为佛家语却不甚了了。后遂以此语喻片面、瞎猜、不明真相之义。


【词语盲人摸象】  成语:盲人摸象汉语词典:盲人摸象

猜你喜欢

  • 卞庄之刺

    源见“卞庄子刺虎”。谓两强相争,为第三者所利用。郭孝成《民国各团体之组织》四节:“惟同国推刃,自相靡敝,久而不解,两虎之噬,恐利卞庄之刺。”

  • 古色古香

    亦作“古香古色”。形容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。多用以指古器物。清代黄丕烈《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续.塵史》:“是书虽非毛氏所云何元朗本及伊舅氏仲木本,然古色古香溢于楮墨,想不在二本下也。”又据《洞天清话》载:

  • 壁下达磨

    源见“达摩面壁”。泛指面向墙壁、端坐静修之人。宋范成大《题请息斋六言》之八:“壁下禅枯达磨,室中病著《维摩》。”

  • 救灾恤邻

    《左传.僖公十三年》:“晋荐饥(荐,数,重,一再;荐饥,禾麦连年不收),使乞籴于秦。秦伯谓子桑(公孙枝,字子桑,为秦大夫。秦伯,即秦穆公):‘与诸乎?’对曰:‘重施而报,君将何求?重施而不报,其民必携

  • 小人不乐成人之美

    见〔小人好议论,不乐成人之美〕。

  • 老夫耄矣

    老夫:古时大夫年七十以上自称老夫。耄:昏乱。 我年老昏乱了。 常用作自称衰老之辞。语出《左传.隐公四年》:“老夫耄矣,无能为也。”《新唐书.颜真卿传》:“(李)希烈僭称帝,使问仪式。对曰:‘老夫耄

  • 问字酒

    源见“载酒问奇字”。指从学敬师的礼物。宋陆游《致仕后述怀》诗之三:“常辞问字酒,屡却作碑钱。”

  • 百二雄关

    同“百二山河”。明阮大铖《燕子笺.守溃》:“百二雄关,临风一剑寒;老当益壮,只手塞泥丸。”

  • 斗南人杰

    同“北斗以南一人”。宋王以宁《好事近》词:“诗客少微家,世有斗南人杰。”

  • 葛几化虎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710“几”引《会稽典录》:“葛仙翁凭白桐几学数十年,白日登仙,几化为白虎,三脚两头,往往人见之。”葛仙翁(或称葛仙公),为三国时葛玄,传说他隐居庐山,刻桐木几案三足。后白日登仙,他的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