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相敬如宾

相敬如宾

原作“相待如宾”,原指夫妻间相互尊敬,后也泛指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。晋文公末年,晋大夫胥臣出使途中路过冀地,看到冀缺锄草,他的妻子给他送饭,很恭敬,相待如宾。胥臣和他一起回来并向晋文公推荐了冀缺。他说,恭敬,是德行的集中表现。能够恭敬,就必定有德行。德行用来治理百姓,请您任用他。文公说,他的父亲郤芮是因罪被杀之人,可以吗?胥臣说,他的父亲郤芮是有罪,与儿子无关,应该取其所长。文公于是将冀缺任命为下军大夫。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初,臼季使过冀,见冀缺耨,其妻馌之,敬,相待如宾。与之归,言诸文公曰:‘敬,德之聚也。能敬必有德,德以治民,君请用之。’……文公以为下军大夫。”

【例句】:

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(周)燮居家清处,非法不言,兄弟、父子、室家相待如宾,乡曲不善者皆从其教。”(范晔《后汉书·周处传》注引)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逸民传庞公传》:“庞公者,南郡襄阳人也。居岘山之南,未尝入城府,夫妻相敬如宾。”


述补 夫妇互相恭敬,如对待宾客一样。《后汉书·庞公传》:“居岘山之南,未尝入城府。夫妻~。”黄蓓佳《在水边·热风》:“这对夫妇结婚二十年了,~,举案齐眉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夫妻之间。→举案齐眉 相亲相爱 和如琴瑟 ↔绝情反目 萧郎陌路 琴瑟不如 镜破钗分。也作“相待如宾”、“相对如宾”、“相庄如宾”。


【词语相敬如宾】  成语:相敬如宾汉语词典:相敬如宾

猜你喜欢

  • 出师无名

   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。《新唐书.东夷传.高丽》:“莫离支杀君,虐用其下如擭阱,怨痛溢道,我出师无名哉?”参见“师出无名”。见“师出无名”。《新唐书·东夷传·高丽》:“莫离支杀君,虐用其下如擭阱,怨

  • 鹿死不择音

    《左传.文公十六年》:“古人有言:‘畏首畏尾,身其余几?’又曰:‘鹿死不择音。’……铤而走险,急何能择!”音:通“荫”,庇荫之处。孔颖达疏:“鹿死不择庇荫之处,喻已不择所从之国。”后因以“鹿死不择音”

  • 情投漆胶

    源见“陈雷胶漆”。形容友情深笃。明无名氏《四贤记.分歧》:“相知见招,情投漆胶,愿折梅逢使传音耗。”【词语情投漆胶】   汉语大词典:情投漆胶

  • 玉关人老

    《东观汉记.班超传》:“超自以久在绝域,年老思土。上疏曰:‘臣常恐年衰,奄忽僵仆,不敢望到酒泉郡,但愿生入玉门关。’”班超戍西域三十一年,封定远侯。后因以“玉关人老”借指久戍思归之情。宋张孝祥《与杨抑

  • 严子持竿

    同“严子垂纶”。唐罗邺《题沧浪峡》诗:“可怜严子持竿处,云水终年锁绿苔。”

  • 口如簧

    同“巧言如簧”。元揭傒斯《病中初度》诗:“粪除心似戟,便嬖口如簧。”

  • 老汉滨

    《后汉书.荀叔传》附《荀爽传》:“后遭党锢,隐于海上,又南遁汉滨,积十余年,以著述为事,遂称为硕儒。”东汉颍川颍阳人荀爽,字慈明,为避党锢之祸,曾隐遁汉水之滨十余年,专门著述,遂为大儒。后用为隐遁之典

  • 弦外音

    同“弦外遗音”。清沈德潜《唐诗别裁集.李白》:“七言绝句,以语近情遥,含吐不露为贵;只眼前景,口头语,而有弦外音,令人神远,太白有焉。”【词语弦外音】   汉语大词典:弦外音

  • 莘野

    源见“访莘”。借指隐居之地。宋曾巩《寄致仕欧阳少师》诗:“耕稼归莘野,畋渔返渭滨。”【词语莘野】   汉语大词典:莘野

  • 班超万里

    源见“封侯万里”。指建功边疆,得爵封侯。宋李曾伯《水调歌头.辛丑送胡子安赴远安》词:“不为渊明五斗,直为班超万里,雅志未能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