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后汉书.董祀妻传》:“〔蔡〕文姬曰:‘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,流离涂炭,罔有存者。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。’操曰:‘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。’”十吏札,谓须十名书吏缮写的文稿。后多用作女子博学强记之典。明李
逆:违反,不顺。 好药喝起来虽苦,却有利于治好疾病;直言劝告虽不顺耳,却有利于处世为人。语出汉.刘向《说苑.正谏》:“孔子曰:‘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,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。’”《孔子家语.六本》引同。明
同“犀燃烛照”。《聊斋志异侠女篇弹词》引子:“物态描摩疑鼎铸,人情刻镂胜犀燃。”【词语犀燃】 汉语大词典:犀燃
同“杖头钱”。《儒林外史》十八回:“谨择本月十五日,西湖宴集,分韵赋诗。每位各出杖头资二星。”【词语杖头资】 汉语大词典:杖头资
要想别人听不见,除非自己不说。意指只要开口说话,总有人能听见。语本汉.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欲人勿闻,莫若勿言。”见“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”。《东周列国志》31回:“自古道:‘~。’”【词语若要不闻
源见“模棱两可”。泛指遇事不置可否、处世圆滑的人。元李行道《灰阑记》二折:“可恶这郑州百姓,欺侮我罢软,与我起个绰号,都叫我做模棱手。”【词语模棱手】 汉语大词典:模棱手
源见“克绍箕裘”。指先辈的事业或继承先辈之业。元 汪元亨《折桂令.归隐》曲:“平生何限风流,先世簪缨,旧业箕裘。”
源见“南阳佳气”。汉光武的代称。清吕留良《次韵黄九烟民部思古堂诗》:“跃马谁当据要津,骑牛何处问真人?”
《诗.小雅.大田》:“既坚既好,不稂不莠。”朱熹集传:“稂,童粱;莠,似苗。皆害苗之草也。”本谓田中没有野草。后以喻不成材或没出息。明毕万《竹叶舟.收秀》:“一身无室无家,半世不稂不莠。”《红楼梦》八
同“千里送鹅毛”。宋苏轼《扬州以土物寄少游》诗:“且同千里寄鹅毛,何用孜孜饮麋鹿。”【词语千里寄鹅毛】 成语:千里寄鹅毛汉语大词典:千里寄鹅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