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

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

宋.苏洵《衡论上.远虑》:“圣人之任腹心之臣也。尊之如父师,爱之如兄弟,握手入卧内,同起居寝食。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”指凡是知道的事情全说出来,凡是说出来的事情则毫无保留。后因以“知无不言言无不尽”为知之必言,言之必尽之典故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五回:“方老办是个直爽人,凡是张佑君所请教的,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”


其他 凡是知道的,全部都说出来,毫无保留。宋·苏洵《衡论上·远虑》:“圣人之任腹心之臣也,尊之如父师,爱之如兄弟,握手入卧内,同起居寝食,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处世方面。也作“知无不尽”、“知无不言”、“知必言,言必尽”。


【词语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】  成语: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汉语词典: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胶西序

    《礼记.王制》:“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,养庶老于西序…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,养庶老于虞庠。虞庠在国之西郊。”东胶、西序本为夏周之小学、大学,后用以泛指兴教化、养耆老的场所。《陈书.沈不害传》:“故东胶西序

  • 伊于胡厎

    《诗经.小雅.小旻》:“我视谋犹,伊(首助词,无义。)于胡底(厎:音zhǐ后亦写作“底”)。”郑玄笺:“于往底,至也。我视今君臣之谋道往行之,将何所至乎?言必至于乱。”伊于胡底意思是到什么地步为止。(

  • 小人不乐成人之美

    见〔小人好议论,不乐成人之美〕。

  • 破镜重合

    同“破镜重圆”。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.滦阳续录五》:“破镜重合,古有其事,若夫再娶而仍元配,妇再嫁而未失节,载籍以来,未之闻也。”见“破镜重圆”。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续录五》:“~,古有其事。

  • 四君

    汉代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当此之时,齐有孟尝,赵有平原,楚有春申,魏有信陵,此四君者,皆明智而忠信,宽厚而爱人,尊贤而重士。”史又称为“四公子”或“四豪”。

  • 步蟾宫

    源见“蟾宫折桂”。指科举及第。元施惠《幽闺记.书帏自叹》:“题雁塔,步蟾宫,前程万里附溟鸿。”【词语步蟾宫】   汉语大词典:步蟾宫

  • 冲斗剑

    源见“丰城剑气”。指龙泉剑和太阿剑。比喻志气高迈、才华英发的人。唐元稹《纪怀赠李六户曹》诗:“椎埋冲斗剑,消碎莹壶冰。”宋赵善括《满江红.辛卯生日》词:“颖脱难藏冲斗剑,誓清行击中流楫。”

  • 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

    见〔凡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〕。其他 比喻对人的考察和评价不能只看表面。《醒世恒言》卷3:“银匠是小辈,眼孔极浅,见了许多银子,别是一番面目,想道:‘~。’”△多用于对人评价的方式。也作“凡人不可貌

  • 湘灵鼓瑟

    战国楚.屈原《楚辞.远游》:“使湘灵鼓瑟兮,令海若舞冯夷。”唐.李贤注:“湘灵,舜妃,溺于湘水,为湘夫人。”原是说让传说中的湘水之神弹奏瑟。后用为典故,借喻美妙动人的艺术作品或高雅的艺术境界,唐诗中又

  • 乘马班如

    班如:盘桓不进的样子。如,语气助词。 意谓骑马的人盘桓不前。语出《易.屯》:“六二,屯如邅如,乘马班如。”陆德明释文“班如”引子夏传云:“相牵不进貌。”《文选.陆机〈演连珠〉》:“是以都人冶容,不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