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积毁销骨

积毁销骨

指张仪向魏哀王作比喻说:众多的诽谤可以毁灭一个人。后以此典比喻舆论的作用很大,不断的谗毁能够致人于死地。 张仪(?——前310年),战国时魏国(都安邑,今山西夏县西北)人。曾游说进入秦国。首创“连横”,秦惠王用他为相,以后免相,张仪又到魏国作宰相,他向魏哀王分析当时各国形势,建议事秦,最后作了一些比喻:“我听说,堆积很多羽毛可以压沉船只,装载很多轻便东西可以压断车轴,群众之舆论可以销熔金属,众多之诽谤可以毁灭一个人,所以希望大王审慎地确定治国大计,并且准我辞官,离开魏国。”此典又作“积谗磨骨”、“销骨”、“谗销骨”、“骨销”、“积销”、“铄金销骨”、“积羽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70《张仪列传》2287页:“臣闻之,积羽沉舟,群轻折轴(zhóu妯,车轴),众口铄(shuò朔,熔化)金,积毁销骨,故愿大王审定计议,且赐骸(hái孩,尸骨)骨辟(通“避”)魏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梁·江淹《诣建平王上书》:“下官闻积毁销金,积谗磨骨。” 唐·元稹《苦乐相倚曲》:“呼天俯地将自明,不悟寻时已销骨。” 唐·李商隐《闻著明凶问哭寄飞卿》:“莫叹谗销骨,今伤泪满膺。” 唐·温庭筠《天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》:“积毁方销骨,微瑕惧掩瑜。” 宋·苏轼《次韵高要令刘玠》:“骨销谗口铄,胆破狱吏酷。” 宋·刘筠《宋玉》:“曾伤积毁亡师道,只托微辞荡主心。” 宋·陆游《书感》:“铄金销骨从来事,老矣何心践骇机。” 清·唐孙华《夏日园居杂咏》:“人忌才名防积羽,世憎科第怕吹毛。”


见“积毁可销骨”。宋·杨万里《答陈国材书》:“一事未作,群咻至~,其何可当!”


【典源】 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臣闻之,积羽沉舟,群轻折轴,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,故愿大王审定计议,且赐骸骨辟魏。”《汉书·邹阳传》:“昔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,宋任子冉之计囚墨翟。夫以孔、墨之辩,不能自免于谗谀,而二国以危。何则?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也。”

【今译】 古语说,众人不断的诽谤,足以毁坏一个人的名誉。参见〖众口铄金〗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舆论的作用极大,不断的谗毁能够致人于死地。

【典形】 谗销骨、骨销、积谗磨骨、积毁、积毁销骨、积羽、铄金消骨、销骨、谗谤销骨、积毁骨销、谤深骨成灰。

【示例】

〔谗销骨〕 唐·李商隐《闻著明凶问哭寄飞卿》:“莫叹谗销骨,今伤泪满膺。”

〔骨销〕 宋·苏轼《次韵高要令刘玠》:“骨销谗口铄,胆破狱吏酷。”

〔积谗磨骨〕 南朝梁·江淹《诣建平王上书》:“下官闻积毁销金,积谗磨骨。”

〔积毁〕宋·刘筠《宋玉》:“曾伤积毁亡师道,只托微辞荡主心。”

〔积毁销骨〕 唐·温庭筠《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》:“积毁方销骨,微瑕惧掩瑜。”

〔积羽〕 清·唐孙华《夏日园居杂咏》:“人忌才名防积羽,世憎科第怕吹毛。”

〔铄金消骨〕 宋·陆游《书感》:“铄金消骨从来事,老矣何心践骇机。”

〔销骨〕 唐·元稹《苦乐相倚曲》:“呼天俯地将自明,不悟寻时已销骨。”


【词语积毁销骨】  成语:积毁销骨汉语词典:积毁销骨

猜你喜欢

  • 雪狮子向火,酥了半边

    酥( ㄙㄨ sū ):发软。 雪堆的狮子一靠近火就融化了半边。 比喻人贪恋美色,情不自持。旧小说中的常用语。语出《水浒全传》一〇一回:“王庆看到好处,不觉心头撞鹿,骨软筋麻,好便似雪狮子向火,霎

  • 湘燕雨

    源见“石燕”。指下雨。唐李商隐《武侯庙古柏》诗:“叶凋湘燕雨,枝拆海鹏风。”

  • 谢氏塘

    同“谢池”。宋侯寘《浣溪沙.次韵杜唐佐秋怀》词:“春梦惊回谢氏塘。箧中消尽旧家香。”

  • 倚天长剑

    《古文苑》卷二战国楚.宋玉《大言赋》:“宋玉曰:‘方地为车,圆天为盖,长剑耿耿倚天外。’”楚人宋玉在《大言赋》中用夸张手法描写剑之长者上可倚天。后遂用为咏剑、将士、侠客之典。唐.杜甫《荆南兵马使太常卿

  • 万里长城

    源见“长城自坏”。借指国家所依赖的战将重臣。也比喻劲旅或国防力量。唐贺知章《送人之军》诗:“万里长城寄,无贻汉国忧。”偏正 中国秦朝修建的长城。①比喻守卫祖国的将领或军队。唐·李白《饯李副使藏用移军广

  • 射草中石

    同“射石饮羽”。明高启《次韵答朱冠军游城西之作》诗:“醉归共射草中石,笑擘弓弦霹雳鸣。”

  • 万顷陂

    参见:千顷陂

  • 龙潜凤采

    源见“龙潜”。指贤俊之士尚未展现才华和风采。《水经注.庐江水》引晋 张僧鉴《寻阳记》:“其山川明净,风泽清旷,气爽节和,土沃民逸,嘉遁之士,继响窟岩,龙潜凤采之贤,往者忘归焉。”【词语龙潜凤采】  成

  • 飞舄双凫

    同“飞凫舄”。宋无名氏《沁园春.寿王倅》词:“文章政事奇哉,曾飞舄双凫天外来。”

  • 白笔

    《晋书.舆服志》:“笏者有事则书之,故常簪笔,今之白笔是其遗象……。尚书令、仆射、尚书手版头复有白笔,以紫皮裹之。”古时官吏常执笏,头上簪着白笔,有事便取笔记在笏上。以后,以手版代笏,笏上置白笔。唐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