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竖子居肓

竖子居肓

源见“病入膏肓”。指病情险恶。宋陆游《病中作》诗:“不忧竖子居肓上,已见真人出面门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:“公 (晋景公) 疾病,求医于秦,秦伯使医缓为之。未至,公梦疾为二竖子,曰:‘彼良医也,惧伤我,焉逃之?’其一曰:‘居肓之上,膏之下,若我何?’医至,曰:‘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,不可为也。’公曰:‘良医也。’厚为之礼而归之。”

【今译】 春秋时,晋景公患病,求医于秦桓公。秦桓公派医缓前去治病。在医缓未到前,晋景公梦见疾病化为两个小孩,一个说:“缓是良医,我怕他伤害我们,往哪儿逃呢?”另一个说:“藏在肓之上,膏之下好了,他能把我们怎么样?”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,心脏和膈膜之间为肓,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。医缓来后,果然认为病已无法救治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病情危重,不可医救; 也以“二竖”等借指疾病。

【典形】 二竖、膏肓之疾,疾竖、晋竖、竖子、竖子居肓、疾号竖子、二竖子。

【示例】

〔二竖〕 北周·庾信《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》:“倏忽人世,俄然今古,崇发两星,医惊二竖。”

〔膏肓之疾〕唐·柳宗元《愈膏肓疾赋》:“膏肓之疾不救,衰亡之国不理。”

〔疾竖〕 宋·陆游《草亭独坐》:“睡蛇死后魔无力,疾竖降来药有灵。”

〔晋竖〕 唐·韦庄《贼中与萧韦二秀才同卧重疾》:“胸中疑晋竖,耳下斗殷牛。”

〔竖子〕 宋·陆游《小疾偶书》:“竖子何劳一除扫,区区犹欲恃膏肓。”

〔竖子居肓〕 宋·陆游《病中作》:“不忧竖子居肓上,已见真人出面门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千宾客

    同“三千珠履客”。唐杜牧《春申君》诗:“三千宾客总珠履,欲使何人杀李园?”

  • 桃源士

    同“桃源人”。唐张说《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》诗:“长捐桃源士,举世同企羡。”

  • 叩辕行歌

    汉.刘向《说苑.尊贤》:“宁戚故将车人也,叩辕行歌于康之衢,桓公任之以国。”春秋时,宁戚怀才不遇,替人放牛赶车。有一天他驾车行驶在康的大道上,不断叩击车辕唱着歌,以抒发不得其志的胸中郁闷。后来他被齐桓

  • 孔堂

    源见“入室升堂”。喻学问道德的高深境界。晋陆云《与陆典书书》:“言偃昭烈于孔堂,员武迈功于诸侯。”【词语孔堂】   汉语大词典:孔堂

  • 一生辜负看花心

    唐.孟荣《本事诗.情感篇》:“张郎中(唐人张又新,官终左司郎中,故称)与杨虔州(杨虞卿,元和进士,曾为虔州司户,故称)齐名,友善。张尝语杨曰:‘我少年成美名,不忧仕矣,唯得美室,平生之望斯足。’既婚,

  • 衣带诏

    《三国志.蜀先主传》:“先主未出时,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,当诛曹公。”又《三国演义》二四回:“却说曹操见了衣带诏,与众谋士商议,欲废却献帝,更择有德者立之。”后因用“衣带诏”喻指统治集团

  • 弃其余鱼

    《淮南子.齐俗训》载:惠施为梁相,从车百乘,犹嫌不足。庄子泽边见之,弃其余鱼,以示讽诫。后因以“弃其余鱼”比喻节欲知足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勉学》:“阮嗣宗沈酒荒迷,乖‘畏途相诫’之譬也;谢幼舆赃贿

  • 焚尪

    源见“焚巫”。指求雨。宋晁补之《听阎子常〈平戎操〉》诗:“去年河决疮未补,今年赤地无禾黍,像龙焚尪亦何取。”【词语焚尪】   汉语大词典:焚尪

  • 易水寒

    同“易水歌”。唐李白《结客少年场行》诗:“羞道易水寒,从今日贯虹。”

  • 明器

    古代陪葬用的器物,后称冥器。《仪礼.既夕礼》:“陈明器于乘车之西。”汉代郑玄注:“明器,藏器也。”《后汉书.范冉传》唐代李贤注:“《礼》送死者衣曰明衣,器曰明器。”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所赐的礼器宝物也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