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宋史.赵师睪传》:“师睪字从善,……伯骕之子也。举进士第,除司农簿,迁金部郎中。孝宗奇其才,顾遇颇厚。……韩侂胄用事,师睪附之,遂得尹京……侂胄尝饮南园,过山庄,顾竹篱茅舍,谓师睪曰:‘此真田舍间气
同“庾信愁”。宋李莱老《青玉案》词:“荀香犹在,庾愁何许,云冷西湖赋。”【词语庾愁】 汉语大词典:庾愁
汉代司马迁《史记.乐书》:“后伐大宛,得千里马,马名蒲梢,次作以为歌。歌诗曰:‘天马来兮从西极,经万里兮归有德。承灵威兮降外国,涉流沙兮四夷服。’”汉武帝派兵伐大宛,得到一匹宝马,据说能日行千里,名曰
比喻称美的言辞,犹如春风,助物生长。《后汉书.郑太传》:“孔公绪能清谈高论,嘘枯吹生。”孔俚:字公绪。后常用作请人推介之辞,比喻为人吹嘘或说好话。主谓 ①指说好听的话如春风能使万物生长。《歧路灯》96
源见“吴市隐”。称隐士踪迹。唐张籍《送李评事游越》:“梅市门何在,兰亭水尚流。”
宁肯万死,不求一生。 意谓抱定必死决心。语出汉.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,赴公家之难,斯已奇矣。”汉.刘向《新序.杂事》:“所使皆趋汤火、蹈白刃,出万死不顾一生之难。”唐.李白
指因先天禀赋不同而在智力程度上相差甚远的两种人。孔子认为,所有的人可以分为“生而知之”,“学而知之”,“困而学之”和“困而不学”四种。其中“生而知之”是为“上智”,“困而不学”是为“下愚”。而在所有人
《世说新语.任诞》:“阮仲容、步兵居道南(晋阮咸,字仲容,咸叔阮籍曾任步兵校尉,故称阮步兵),诸阮居道北。北阮皆富,南阮贫。七月七日,北阮盛晒衣,皆纱罗锦绮。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。人或怪之,衣物
同“伤弓之鸟”。宋苏轼《云龙山观烧得云字》诗:“惊飞堕伤雁,狂走迷痴麏。”
即亡国之臣。《礼记.射义》:子路曰”“贲(败)军之将,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,不入,其余皆入。”孔颖达疏:“亡国之大夫者,谓亡君之国,言不忠且无智也。”偏正 灭亡国家的官员。语本《礼记·射义》:“贲军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