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翳桑之报

翳桑之报

左传.宣公二年》:“初,宣子(赵宣子即赵盾)田(通畋,打猎)于首山(即首阳山,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),舍于翳桑(首山间地名),见灵辄饿,问其病。曰:‘不食三日矣。’食之(赵盾给他东西吃),舍其半(灵辄把一半另置)。问之。曰:‘宦(宦,为人臣隶,因失所而穷饿)三年矣,未知母之存否,今近焉,请以遗之(指留一半给老母吃)。’(宣子)使尽之,而为之箪(dān古时盛饭的圆形竹器)食与肉,寘(置,放置)诸橐(古时两端有底,中间开口盛物的口袋)以与之。既而与为公(晋灵公)介(甲士),倒戟以御公徒(即埋伏的甲士,因是徒步兵,不是车兵,故称)而免之(使赵盾免于祸)。问何故。对曰:‘翳桑之饿人也。’问其名居,不告而退,遂自亡也。”

此事又见《吕氏春秋.报更篇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淮南子.人间训》、《史记.晋世家》、《说苑.复恩》。

这个故事说的是晋人灵辄在翳桑地方遭受饥饿,赵盾便拿带的东西给他吃。后来灵辄当了晋灵公的甲士,在灵公派兵追杀赵盾的时候,毅然倒戈抵御灵公的兵士,救出了赵盾。

后因以“翳桑之报”用为知恩报德的典故。

元杂剧郑德辉《王粲登楼》第一折〔寄生草〕:“有太公垂钓磻溪岸,有灵辄谁济桑间饭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物不得其平则鸣

    鸣:鸣叫。这里泛指有所抒发。 事物得不到原有的平静,就要有所抒发。 后多指人的遭遇不平就要发出声音表示不满或反抗。语出唐.韩愈《送孟东野序》:“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。草木之无声,风挠之鸣;水之无声,

  • 赭衣满道

    见“赭衣塞路”。【词语赭衣满道】  成语:赭衣满道

  • 过车三步

    同“车过腹痛”。清赵翼《哭杭廷宣之讣》诗:“过车三步他年痛,许剑千金旧日情。”

  • 长信愁怨

    长信宫是太后所居之宫殿。汉成帝时,班倢伃因遭赵飞燕谮毁而失宠。班倢伃自请退居长信宫去供养照料太后,汉成帝同意了。班倢伃在长信宫写诗作赋伤悼自己,其中有:“奉共养于东宫兮,托长信末流,共洒扫于帷幄兮,永

  • 羲舒

    源见“羲和”、“月御”。神话传说中日御羲和与月御望舒的并称,代指日月。宋王禹偁《日月光天德赋》:“是何凿混沌之精,挂羲 舒之影。”宋岳珂《桯史.徐铉入聘》:“其视骑省之辩,正犹萤爝之拟羲 舒也。”亦指

  • 河洛图书

    同“河图洛书”。宋张孝祥《代百官进玉牒成书表》:“必亲经财幸,稽春秋简牍之文;故并建殊尤,若河 洛图书之出。”

  • 明妃怨

    源见“昭君出塞”。指塞外乡愁。唐顾况《刘禅奴弹琵琶歌》:“明妃怨中汉使回,蔡琰愁处胡笳哀。”

  • 临河羡鱼

    《淮南子.说林训》:“临河而羡鱼,不若归家织网。”比喻空有愿望,而无实际行动。连动 对着河水空想着鱼。比喻虽有愿望,却没有行动。语本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临河而羡鱼,不若归家织网。”也比喻虽有愿望,却

  • 悬弧矢

    同“悬弧射矢”。清李渔《南归道上生儿自贺》诗:“四方不用悬弧矢,千里亲教出范围。”

  • 哀藏弓

    同“悲良弓”。清 陈宝琛《杨勇悫公家居所临阁帖芝仙观察以一纸见贻感旧赋谢》诗:“其秋把晤榕叶底,坐叹铸错哀藏弓。”